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华文明探源取得阶段性成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2日03:31 深圳商报

  “五千年”文明到底起源于何时何地?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中华文明探源取得阶段性成果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刘畅喻菲桂娟)“多元起源的文明火种,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会聚中原,成为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母体。”已历时5年的“中华文明探
源工程”,终于在2005年末向新华社透露了阶段性成果。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惟一有独立起源而从未中断的古老文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到底起源于何时何地,经历了怎样的过程?随着“十五”结束,“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研究。

  “禹”的都城推测在河南登封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主要负责人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巍指出,中华民族步入“文明社会”有着漫长的前奏。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第一阶段选取了河南省的灵宝西坡遗址、登封王城岗城址、新密新砦遗址、偃师二里头遗址、郑州大师姑遗址和山西省的襄汾陶寺遗址等中原6处大型聚落遗址作为主要参照点。

  其中,陶寺遗址所处的时空与文献记载中的“尧”时代吻合,王城岗城址被推测为“禹”的都城,而二里头遗址则是考古学界公认的夏代中晚期都城。这些重要的遗址为弄清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即史书上记载的尧舜时期到夏商之际之间文明发展的脉络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文明的起源就是社会从一个平等简单的结构向复杂的、有等级的结构的变化;国家的出现是文明社会形成的标志。”王巍说。

  4300年前出现国家主权观念

  对陶寺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证实,中国至少在公元前2300年以前已经出现了社会等级的分化和国家主权的观念。在这个遗址已发掘的1000多座墓葬中,大型墓葬约占十分之一,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随葬品;而占绝大多数的中小墓葬所出土的随葬品则寥寥无几,可见当时社会的等级分化已相当明显。

  中国学者认为,中华文明形成的要素还包括:出现成组的宫殿群建筑、形成都城、制造出青铜器的礼乐兵器、发明文字等等。而这些要素在以上6大都邑性遗址中已找到其成果或雏形。

  中国最早宫城布局如同紫禁城

  在二里头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中轴线左右对称、多重院落布局的宫城,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宫城。明清时期的皇宫紫禁城仍然沿用这一格局,而它们之间相距了3000多年。

  此外,考古学家还勾勒出这一时期中原先民的其他生活细节:他们的食物结构开始丰富;他们通过天文观测掌握了精确的农业历法;他们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容器,并逐渐把它们推为王权的象征……

  多元文化会聚成中华文明

  前代的中国考古学家曾提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满天星斗”说。历时5年的探源工程则进一步证实,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中国几大河流域的考古文化大多改变了原有的发展方向,向中原文明靠拢过来。

  “在文明的起源阶段,中原地区并非方方面面都是最先进的,但中原文明有着强大的吸收、包容能力。”王巍说。青铜器冶铸技术、玉器制造技术、小麦种植技术等无一不是从其他地区吸收而来,而这些手工业、农业文化却在中原达到了鼎盛,并最终支撑起光辉灿烂的夏商周三代文明。

  “因此说,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正是多元文化向中原地区会聚的过程。中原文明强大的包容性和吸纳能力成为中华文明长盛不衰、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王巍说。

  有鉴于此,王巍透露,十一五期间,探源工程的时空框架将进一步延伸,长江、黄河、辽河、淮河等大江大河流域的早期文明起源研究将被纳入探源工程中。届时,将有来自自然、人文等几十个学科的逾千位学者专家投入其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