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立法保护民间绝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2日08:26 潇湘晨报

  

立法保护民间绝活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任务也非常艰巨。(资料图片)

  2005年12月30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确定今年启动非
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全面普查和保护。昨日,致公党湖南省委正式完成了《关于加快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建议》,并将其作为集体提案在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递交。《建议》指出,我省应该将非物质文化还原于民间,并加快地方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危机:文明痕迹以惊人速度消失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是指民间绝活和民间文艺等。《建议》指出,湖湘文化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常丰富,因此保护与传承任务也非常艰巨,存在诸多问题。

  以邵阳为例,上世纪80年代初,邵阳还有100多种民间艺术,到2002年只剩下26种;原来登记注册的艺人有366个,现在只剩下57个。此外,一些民间艺人也不能站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来认识其重要性,把民间文艺、工艺看作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手艺”,不收徒弟,不对外传,给保护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误区:申遗偏重经济利益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出现趋利动机成为我省非物质文化保护的一大误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能够提高该遗产的知名度,促进对该遗产的保护,但如果把“申遗”作为一种经济行为来看,将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据介绍,长沙市申报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湘绣和浏阳花炮,但由于湘绣和浏阳花炮有较大的市场消费和产业化趋势,并没有失传的危险。

  “‘申遗’应该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尤其现在‘申遗’才刚刚开始,我们应该集中力量先申报濒危的和口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议》指出。

  建议:加快地方立法保护

  致公党湖南省委建议,要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立法工作,逐步建立完备的法律机制;借鉴和吸纳专家学者的科研成果,逐步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体系。

  此外,《建议》还提出,要尽快制订一系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措施,并确保这些政策措施能够有效实施。比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安排,一定要专款专用,并对一些濒危的和口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优先使用。对花鼓戏、木偶、皮影、湘剧等具有湖南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保护,要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支持,开发和引导其市场需求。

  呼吁:让非物质文化还原于民间

  《建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来自于民族民间的传统文化,对其传承最有效的手段是以民间为母体,依靠政府的引导与支持,而对于一些有市场效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走保护与市场开发相结合的道路。

  针对当前民间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不够重视的情况,《建议》提出,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鼓励民间组织通过自身力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充分调动民间艺人和相关组织的积极性。

  “如果民间能够自发自觉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就能减轻政府压力,更有利于突出重点,抢救濒危,保护有价值的文化遗产,而不至于一轰而上。”本报记者储文静实习生张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