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公共财政阳光普照农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2日11:30 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张桂英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逐步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严重滞后的问题,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逐步使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一样,公平地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刚刚出台的我省“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钱从哪来?面对“百业待兴”的农村公共事业,该从哪率先破题?带着种种读者关心的问题,记者进行了专题采访。

  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和农村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中,农村的面貌依旧落后,农民的生活并不富裕。据省扶贫办主任陈华介绍,在全省9000多个建制村中,目前仍有2000多个农民人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贫困村。这些村的道路基本是“晴通雨阻”,吃的水基本都是卫生安全没有保障的地表水,初级医疗保健没解决,住房条件差,砖瓦化率很低……

  经济学博士、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郭翔宇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事实上,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体现在收入上,更大的也往往被人忽视的是社会事业的差距。生活在城市的人,已经习惯了水龙头一拧就可以用水,煤气开关一按就可以点火做饭的生活。诸如道路修建、水、电、气的供应,都理所当然是政府的事,然而在农村,这些事却全要由农民自己来解决;医疗、教育上的差异就更大。

  这些城乡之间更深层次的差距,体现的是对农民的不公平。应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长期以来,农村公共事业和基础建设的严重滞后,是作为服务和建设的主体———政府缺位的结果。这一方面缘于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管理,当然也有政府财力不足的客观因素。所以国家“十一五”规划开篇就确定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更在第二个段落中就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部署。我省“十一五”规划也以专门章节对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出具体要求,规划出一个现代新型社区的蓝图。那么,如何让农村实现从传统村落到现代新型社区的转变,“关键是要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让公共财政的雨露滋润农民。”采访中,不论专家学者还是部门领导,对此都形成共识。

  郭翔宇教授认为,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不但需要各级政府从认识上解决问题,彻底转变观念,把它作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勇敢地承担;更要在具体工作中有根本的转变,要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同时,作为一个经济欠发展省份来说,国家的财力支持也至关重要。

  教育医疗应率先破题

  农村公共事业涉及医疗、教育、邮政、商业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诸多领域,面对“百业待兴”的农村公共事业,该从哪儿率先破题?郭翔宇教授力推教育和医疗。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一项对农民的最新调研显示,当前农民最关心、最担心的事第一是教育,第二是医疗;“种田不交税、上学不交费、看病不用愁”是农民最大的愿望。据有关测算,当前农民用于医疗费用的支出占消费支出的10%左右,而家里一旦有住院病人,这一比例就提高到40%;农民每住一次院,平均开支2600元,每得一次大病,平均要花7500元,几乎相当于一个三口之家的全年收入。这样的负担,对农民来说实在是太重。可喜的是,从2003年秋季,我省就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到目前已有14个试点县的197.34万农民加入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合作医疗。郭翔宇说,眼下的当务之急是继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范围,提高国家负担的费用比例,延伸保障领域,从大病统筹逐步发展到看病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同时加大村级医疗服务水平,真正实现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发愁。

  对我省“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补助”,采访中得到了一片赞誉声。不过也有专家提出,我省还应加大农民的技能教育力度,不仅解决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更要着力提高现有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去实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