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壮美的独臂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3日06:51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20年前,壮烈的战斗中,他感动了中国。

  20年来,平凡的岁月里,他依然时时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

  他只有一只胳膊。20年前,他为共和国失去了右臂。20年来,他一直用左手向共和国敬礼,坚定、虔诚、深情!

  2005年6月25日,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见武警部队第一次党代会代表时,与丁晓兵亲切握手,并勉励他说,你是党和人民的功臣,希望你保持荣誉,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如潮的掌声伴着这动人的一幕!

  他叫丁晓兵,安徽省合肥市人,现任武警8722部队某团政委。

  英雄的传奇

  合肥市合钢居民区,一个普通的院落里,丁晓兵就在这里长大。

  丁晓兵一家三代都是军人,因为这一缘故,父亲给他取名为“兵”。很小的时候,丁晓兵就有一股英雄情结,他期望有一天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立功沙场。

  7岁,丁晓兵拜师习武。夜深人静的时候,院子里总有一个虎虎生风的身影,这是丁晓兵在练功。练得一副结实的身体,也练得一身好功夫,丁晓兵的名气渐渐传出,合肥市武术协会吸收他为会员。

  18岁的丁晓兵,一脸英气。这一年,他的梦想终于实现,成为解放军某部一名侦察兵。

  1984年秋,入伍刚满一年,丁晓兵参加我国一次重大军事行动。由于是新兵,几次侦察任务都没有丁晓兵的份,他有些急了。一次,当连长和指导员又在帐篷里部署任务时,丁晓兵冲了进去,掏出匕首,划破手指,用鲜血在靶纸上写下一封入党申请书:我坚决要求参加战斗,打头阵,当尖兵,请党在战斗中考验我。

  每一个字还在滴着血,连长、指导员感动了!此后,20多次出生入死,丁晓兵次次圆满完成任务,身上也留下累累伤痕。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连部接受了一项重要任务:不惜一切代价,在翌日12时前,活捉敌俘一名。作为第一捕俘手,丁晓兵参加了这次行动。他们摸上敌人占据的山头,潜伏下来。第二天凌晨,他们一个突袭,擒住一名俘虏。这时,敌军发现了,子弹雨点般射来。丁晓兵挟着俘虏,与战友们一边还击一边撤退。突然,一颗手雷扔过来,砸在丁晓兵和俘虏身上,丁晓兵眼疾手快,抓住手雷往外扔,手雷在出手的那一瞬间“轰”地爆炸了。

  一阵短暂的晕眩后,丁晓兵发现俘虏正往林子里窜,丁晓兵一运气,硬是憋下涌上来的腥咸热血,猛扑上去,一脚踢倒俘虏,伸手去卡俘虏的脖子。然而,他的右手突然使不上劲,身子一歪扑倒在地,丁晓兵这才发现,右胳膊肘部已被炸断,只有一丝筋肉连着,露出来的骨头插进土中。这时,一名战友扑上来,帮助丁晓兵抓住俘虏。

  丁晓兵和战友一起扛着俘虏,背着牺牲的战友,在密密的丛林中边打边撤。林中的枝杈,总是牵扯着丁晓兵的断臂,钻心的疼痛,行动也不方便。丁晓兵一咬牙,掏出匕首,将右臂残连的筋肉割断,然后将断臂别在腰带中。他想,返回后方医院也许还接上。

  4小时行程,3公里山路,丁晓兵一路血流不止。当远远看到接应小分队抬着担架奔过来时,丁晓兵再也支撑不住,一头栽倒在地。

  战地医生紧急抢救!此时,丁晓兵没有血压,没有心跳,没有脉搏。医生摇摇头,把他与另一位牺牲的同志摆放在一起,战友们失声痛哭起来。一位护士一边流着眼泪,一边细心地替丁晓兵擦拭鼻血,这时,护士突然发现,棉球的絮丝微微一颤,晓兵还有呼吸!护士喊了起来。

  因为没有血压,丁晓兵全身的血管都瘪了,血液无法输入。一位老军医凭着经验,将丁晓兵小腿静脉切开,强行灌注了2600CC血浆,丁晓兵的心脏这才微弱跳动起来。随后,直升机紧急将丁晓兵送往昆明空军医院。昏迷3天3夜后,丁晓兵终于挣脱了死神的魔掌,苏醒过来。

  住院期间,英雄也开始了他传奇式的恋情。护士陶婉珠暗暗爱上了这个刚强、帅气的小伙,而丁晓兵也对温柔、细腻的陶婉珠心生爱慕。丁晓兵出院后,两人鸿雁传书,感情日笃。后来,家乡合肥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党和国家给了英雄崇高的荣誉。战后,丁晓兵荣立一等功,并获得第101块“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这是为断臂英雄特意增设的一枚奖章!

  军人的抉择

  合肥,英雄的家乡,鲜花和掌声迎接丁晓兵归来。

  省暨合肥市相继作出了“向丁晓兵同志学习”的决定,省各大主要媒体在显著位置报道丁晓兵的事迹,机关、厂矿、学校,争相邀请他作报告、座谈。

  年轻的丁晓兵有些陶醉,一向沉默寡言的老父亲看在眼中,隐隐担忧。一次,丁晓兵作报告回来,父亲领他去了省荣军干休所。在那里,丁晓兵看到,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都曾经是战功卓著、声名赫赫的老功臣。跟在父亲后面,丁晓兵又去了大蜀山烈士陵园,拜祭的时候,他在无名烈士的无字碑前静默良久。父亲谆谆告诫晓兵:“荣誉只能代表过去,不能代表未来,前面的路还要靠自己去走,而且要力争走得更好。”

  关爱、鼓励、鞭策……丁晓兵心胸顿时风清月朗。巨大的荣耀中,丁晓兵冷静地思考今后的路。

  这时,丁晓兵面临人生路口的一次重大抉择。安徽省政府决定请他担任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级别是副厅。一些大型企业闻讯,力邀晓兵加盟。

  何去何从?部队领导征求他的意见。丁晓兵没有犹豫,回到合肥固然安逸,但是,他的生命在部队,他的事业在部队。真正的男儿,还要驰骋沙场,为国建功。丁晓兵向部队领导提出,一要工作,二要学习。

  组织上满足了他的心愿,1986年3月,已经担任某部排长的丁晓兵,被破格选入南京政治学院深造。在这里,丁晓兵开始了艰苦的学习生活。第一关就是记笔记,左手写字太慢。他把自己关在房间一遍遍练习,起初总是写不好,一急躁,他就不禁把笔狠狠往桌上一砸,一个月里,他砸坏了9支钢笔。他借来名著,整篇整篇地抄写,渐渐地,他不仅能熟练地记笔记,而且练得一手俊逸而遒劲的书法。两年里,丁晓兵没有去过中山陵,没有去过玄武湖。他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学习之中,各项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年级前列。

  毕业,又一次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作为一名优秀学员和一等功臣,学校认为他是非常理想的教员,想留下他。部队首长也与他谈话,准备把他分到机关工作。但是,丁晓兵又一次作出让人们惊讶的抉择:到基层连队。他热爱部队,离不开部队。他认为,只有在基层部队工作,才称得上真正的军人。

  就这样,丁晓兵来到武警驻无锡某部八连担任指导员。该部是原赫赫有名的皮定钧旅,传承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的“皮旅精神”。上任的第二天晚上,部队紧急集合。战士们已经集合完毕,丁晓兵才匆匆赶来,迟到了10分钟,原因是背包打慢了。战士们关切而同情的目光,深深刺痛了丁晓兵的心!

  从那天起,丁晓兵下决心练好打背包。他把自己关在屋里,手抓,脚踩,牙咬,一遍遍练习,一次次,绳子勒破了嘴唇,鲜血浸透了绳子。通讯员说,以后我替你打吧,丁晓兵说,要做一名合格的带兵人,一切就必须自己动手。很快,丁晓兵一只手就能够熟练地打背包。

  单手练射击,战士在枪头吊两块砖,他吊3块砖,肩胛磨得血肉模糊。练卧姿出枪动作,丁晓兵一次次向地上扑,经常一头扎在地上,嘴巴嗑出了血,脸碰肿了,战友们风趣地说他是“与地球亲吻最多的人”。左手投弹,对他更是一场艰苦的考验,他连着拉断6根训练带,一段时间后,军事考核,他一掷58米,优秀,全场震慑。

  有人对丁晓兵说,你站在一旁指挥就可以了,何必事事带头。丁晓兵说,要带出一支始终充满昂扬志气的队伍,首先自己就要有这一股气!

  一位新兵训练中总是漫不经心,丁晓兵批评他,他却赌气地说:“这枪不好使,你露一手给我们看看。”这位战士不礼貌的话,让在场的官兵惊住了。丁晓兵微微一笑,接过枪,向前几步,一只手端起枪,连发5弹,47环!丁晓兵把枪往战士手中一扔,说了句:“一星期后我再来考你,我羡慕你有两只手。”掌声中,这位战士羞红了脸,也鼓足了一股气。

  在八连当指导员的4年中,他与连长王平密切合作,连队建设蒸蒸日上。连队先后立集体一等功一次,集体二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两次,与“硬骨头六连”一起被集团军树为“基层建设样板连”。连党支部两次被南京军区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好样的!丁晓兵。每一次抉择,都是一个热血男儿、一个真正军人的无悔抉择。每一次抉择,都是对艰苦、责任、挑战、荣耀的无悔抉择。

  强者的精神

  真正的强者,总是愈挫愈奋。

  正当人们为独臂英雄再展雄风喝彩的时候,连队发生了一次意外事故。虽然事出有因,但丁晓兵主动向领导打了一份承担责任的报告,请求处分。

  那是丁晓兵有些迷惘的日子,他把自己关在了房间,三天不出房门。此刻,他担心的是,自己能否还能在生命所系的部队干下去。他翻开当年的剪报,家乡父老兄弟对他的殷殷嘱托,言犹在耳,刻骨铭心。他又一次来到无锡革命烈士陵园,这里安息着曾并肩作战的战友。多少次,他在这里扪心自问,与烈士们相比,还有什么困难不能面对!

  部队领导始终关心着他,师、团领导多次与他长谈,鼓励他正视挫折,部队永远是他的家。1991年6月,丁晓兵调任团政治处宣传干事。

  新闻报道,这对于独臂汉子丁晓兵来说,无疑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丁晓兵从零做起,他买来《新闻学》、《采访学》、《现代传媒》等业务书籍啃起来,他对照报刊上优秀新闻作品,模仿写作。第一篇作品,他写了1500字,寄到《人民前线》报,丁晓兵很得意,他对爱人和同事说,他的第一篇作品就要见报了。两天后,他在《人民前线》报一角,看到了那篇稿件,却是一则只有28个字的简讯,而且还署在另一个人名字的后面,丁晓兵羞愧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永不服输,这是丁晓兵的禀性,他学得更勤了。夜里,他在自己住的斗室里学呀写的,直至后半夜。蚊虫叮着左胳膊,他不得不以手臂撞墙驱赶。痒了,就在桌角、墙上擦,很快,墙上、桌上血迹斑斑。

  天道酬勤,丁晓兵的新闻作品很快打响。半年后,他的作品经常一字不改刊登在《解放军报》。第一年,丁晓兵发表作品逾百件,两篇作品获得南京军区征文一等奖,他本人被评为军区“新闻工作先进个人”。更重要的是,有声有色的宣传推动了全团工作。时任团长的李志海感慨地说,那时,两天就有一篇作品,全团官兵的士气受到多么大的鼓舞啊!

  1993年12月,丁晓兵被任命为二营教导员。当时,二营相对落后,士气低落,丁晓兵又一次面对严峻考验。

  上任伊始,二营奉命赴安徽丹阳湖农场兴修水利。天气酷寒,雪花飘飘。丁晓兵在大堤上拉起“皮旅精神”的条幅,领着大家高喊口号,开展劳动竞赛。冰冷季节,工地上却是热气腾腾。丁晓兵始终战斗在一线,他组织成立了“党员突击队”,自任队长,专啃“硬骨头”。吃饭时,战士们看到,一只手臂的教导员,就地一坐,把饭碗放在双膝上,几下就扒完了。这次施工,二营破天荒在全团率先完工。

  丁晓兵认为,一支部队,最重要的就是士气,昂扬的士气。作为领军人,自己首先要有这一股气。一次,部队赴茅山开展军事演习。傍晚,徒步拉练回营。距营区还有5公里多路时,已经步行了两天半时间的官兵非常疲惫。很多战士的脚上都起了水泡。丁晓兵脚上一个分币大小的鸡眼也肿裂开来,疼痛异常。看到教导员行路有些瘸,军医过来请他上车。丁晓兵厉声说,我不上车,你也不许上车,所有的人都不许坐车。他在路边哑着嗓子作了简短动员,要求全体官兵喊着口号,奔袭回营。结果,全营官兵只用了23分钟,率先回到营区,无一人掉队,二营一时名声大噪。

  丁晓兵有一句座右铭:“军人平时要忘我,战时要忘死”,这句话体现了丁晓兵的精气神,也迅速成为二营的精气神。一个目标,一股气概,基础薄弱的二营连续3年成为全师“基层建设先进营”。

  先锋的本色

  2002年12月,丁晓兵担任了团政委。职务高了,丁晓兵对自己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听说晓兵担任了团政委,家乡人都替他高兴。一向不愿影响他工作的父母亲,特地从合肥赶来,再三叮嘱晓兵,一定要好好干,不能官大了就忘本。

  父母全力支持他的工作。当初,晓兵放弃留在安徽机关工作,再次投身军营,父母亲是他最有力的支持者。此后,漫长的军旅生涯中,他很少有时间回家探亲。忠孝不能两全,曾是一名军人的老父亲完全理解,丁晓兵也只有把感激和牵挂转化为工作的动力。他每月都要寄回500元,另外还要为身体不好的母亲买药寄回去,算是尽一个儿子孝心。当他一次次寄回立功的喜报时,父母欣慰的笑容,让丁晓兵得到极大的安慰。

  2003年夏,淮河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丁晓兵率团赴安徽寿县抗洪救灾。途经合肥,丁晓兵只是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就直奔抗洪一线。

  一天下午,寿县瓦埠湖西闸堤坝发生特大管涌,丁晓兵闻讯,带领220名突击队员直奔大堤险段。情况紧急,如果不在8小时内有效处置,肯定溃堤。丁晓兵带头扛起沙包、泥土、石块抛下去,但根本不起效果。一个小时过去了,管涌处喷出来的水花和泥沙却越来越大。紧急中,丁晓兵第一个纵身跳入激流中。经过4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封住了管涌。

  回到营房,丁晓兵感到自己的断臂钻心疼痛。卸掉假肢后才发现,原来假肢与断臂的结合处,局部皮肤溃烂,一小块乌黑的残留弹片露了出来。丁晓兵不想惊动大家,就自己找来针头,把弹片挑了出来,再简单包扎了一下。

  抢险18天,丁晓兵带领官兵战胜了肆虐的洪水,圆满完成了任务。《六安日报》记者前来采访,发现丁政委原来是安徽籍的英雄。感动、激动之余,这位记者采写了长篇通讯《独臂英雄防汛一线展风采》,在头版头条刊发。

  市场经济的大潮,多元价值观的交织,部队政工工作也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在这方面,丁晓兵不断始终在思考、探索。

  有一件事对丁晓兵触动很大,一些老兵退伍离开时,往往把笔记本丢下。笔记本记载的是几年军旅生涯,按理应当倍加珍惜,出现这一情况,无疑是传统的学习教育方式产生了问题。这时,丁晓兵正在阅读《思想的声音》一书,从中颇受启发。经过半个多月的调研,他推出互动、开放式的“群众自我教育20法”,通过“模拟法庭”、“面对面”、“实话实说”等形式,鼓励战士自我发现问题,澄清是非,全团思想政治工作一下子呈现出团结活泼的气氛。

  实践中,丁晓兵深深感到,一些战士的异常表现并非简单的思想问题,有时更是心理因素。他摸索出“心理调节十二法”,用以化解一些战士的困惑、迷惘。在此基础上,丁晓兵开设了“心理治疗门诊”。一段时间实践下来,一些战士的异常表现明显减少。

  作为团政委,丁晓兵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但是,他身上始终洋溢一位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全团上下都知道丁政委用权“三不怕”:不怕别人说无情,不怕别人说没用,不怕别人说没钱。战士们说,丁政委从没有收过官兵一分钱的礼,从没有占过集体的一丝便宜。他的司机张林第一天报到,丁政委给他讲的第一句话是,如果你私用公车,你就不要在我这干了,同样,你也可以这样监督我。

  在团政委的工作上,丁晓兵创造的60多条经验被上级部门推广,武警总部树他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干部标兵。丁晓兵所在的团荣获武警部队“武警建设标兵团”称号,荣立集体二等功。

  2003年,丁晓兵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光荣称号,一个假肢厂多次请丁晓兵为他们厂做个广告,厂里免费为他安装价值10万多元的假肢,丁晓兵婉言拒绝,他说,部队有规定,军人不得从事商业活动。武警总部一位领导前来视察,回去后特别拨款20万元,给丁晓兵安装智能假肢。当时,团里一项工作急需一笔钱,丁晓兵毅然把这笔款拿出来用上。

  人生无止境,进取无止境。每天,紧张的工作之余,丁晓兵总要挤出两个小时学习。他取得了法律专业本科文凭,参加了苏州大学研究生班学习,获得了国家电子计算机一级资格证书,成为无锡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八一”电影制片厂慕名而至,为他拍摄了《独臂绘丹青》专题纪录片。

  丁晓兵喜爱画枇杷树,他说,枇杷是一种对环境适应能力非常强的树,把它的种子随便一扔,不用浇水也能生根发芽。丁晓兵说,他要像枇杷树一样,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始终保持顽强生长的激情和意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