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农村建设与“人才短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3日09:22 河北日报

  过去有些反映农村生活的电影我们至今难忘,如《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花好月圆》、《朝阳沟》等等,可谓红透了农村。影片所描述的激动人心的事业、甜蜜纯美的爱情、充实红火的生活,今天来看依然让人感慨不已。

  如今,农村又要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二十字发展目标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和谐的农村新景,各级党委、政府在农村发展上将投入更大的物力、财力,应当说,新农村建设的序幕已经拉开。不过,通过最近在农村的调研,笔者产生了一丝忧虑:新农村建设会不会遇到"人才短缺"呢?

  前些日子,回了一趟老家,发现家里、地里忙活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很难见到中青年人的身影。细一问,年富力强的大多到城里打工去了,有的还干脆在城里安了家,不再回来。特别是农村青年的理想不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改天换地,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而是外出挣钱。越是有本事的青年越想离开农村,如果谁家小伙子、大姑娘还呆在家里种地,就会被看作没出息。

  一位负责农村基层工作的同志曾对我谈到一种现象,有一些村里,许多年轻人走了,管事的都是上岁数的人,党组织、班子老化严重,至于共青团和妇联组织也因为年轻人少失去了活力。带头人观念落后,精力不足,一些村子发展因此受到影响。

  我还读到一则新闻,不少高校为农村定向培养的人才毕业后,有些不愿回农村,有些回去后无用武之地又纷纷离开,农村人才的培养困境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几件事联系起来,新农村建设会不会出现"人才短缺"的问题就很让我担心。想想农村每一次大发展,不仅靠党和政府的政策,不仅靠一定的物质投入,还需要有一大批会干事、能干事的人。发展最终要靠人,上面提到的那些电影实际都是描写人在农村发展中的贡献和创造的,一大批热情洋溢的中青年人,搞革新、钻技术,兴水利、育良种,争进步、比贡献,谱写了那个年代农村激越的篇章。时代不同了,任务不同了,但需要肯干事的人、能干事的人这一点不会变。

  农村发展的舞台上缺少中青年"主角",原因很多。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成为一种趋势,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一定程度上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有主观原因,在一些农村青年中出现了瞧不起农村、轻视农业劳动的倾向,认为在农村,无论怎么干都干不出个名堂来。

  无论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农村人才短缺的现象不能忽视,缺少干事的主力军是建不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多方面努力。各级党团组织,要适应新形势,创新工作思路,努力做好农村青年的工作,真正把他们动员起来,团结起来,为他们干事创业提供有利条件;有关方面在给予农村物质支持的同时,要多给予一些人才支持,用好的政策和机制鼓励有为青年到农村去;从年轻人自身来讲,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大有可为的舞台,优秀的、有志气的青年要转变在农村无所作为的旧观念,像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那样,用自己的知识、青春和汗水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来。李树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