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江西省工业新起点推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01:04 大江网-江西日报

  在“以工业化核心”的战略决策指引下,我省工业在前年主要指标实现“三年翻一番”的喜人成绩后,去年又有新的提高,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

  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新的跨越,是我省工业发展的新追求。去年12月26日召开的全省经贸工作会议,明确了“十一五”期间及今年全省工业发展的新目标,其中,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年均将分别增长20%、25%、20%,到2010年工业经济效
益综合指数赶上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今年要努力实现“三增长”、“两提高”、“一降低”的目标,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力争总量上1000亿元的新台阶,销售收入增长30%、力争总量上3500亿元的新台阶,利税总额增长25%、力争总量上350亿元的新台阶;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10个百分点,工业占GDP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工业单位综合能耗降低5%。

  “十一五”开局看头年,实现明年工业发展目标,途径何在?有关政府官员、主管部门领导及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今年我省工业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突出工作重点,加大支持力度,提升发展水平。

  推动工业园区更快更好发展

  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是招商引资的主战场,是实现江西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今年我省将以产业招商为重点,在提高工业园区总体水平上下功夫,力争全省工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30%的增长水平。

  为此,我省工业园区发展将突出产业规划,增强招商引资的导向性和针对性,始终把能否做到“低能耗、少用地、高产出”作为项目建设的标准,努力引进一批世界500强和国内200强企业;突出主导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和核心,加快推进全省30个重点园区向特色工业园区方向发展,围绕钨、铜、稀土、有机硅的精深加工和汽车、医药、盐

化工等具有比较优势或初具规模的领域,形成一批产业相对集中、相互关联紧密、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群;突出产业配套,完善产业内部的分工和协作,引导园区围绕支柱产业和重大项目大力发展配套产业,逐步完善园区上下游产业体系,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推进产业链式化延伸,实现入园企业集群式组合。

  改革创新提高支柱产业带动水平

  提高支柱产业的带动水平,是培育和壮大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今年我省将以改革创新为重点,在提高支柱产业带动水平上下功夫。这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自主创新的带动作用。立足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通过挖潜改造、节能降耗、结构调整,带动汽车、航空、医药、电子等行业的技术创新。

  ——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续建和新开工建设一批重大投资项目,以此带动一批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大集团进一步做大做强。

  ——改革改制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省属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步伐,带动全省工业企业增添活力,重现生机。

  培养本土人创立的大中型企业

  推动全民创业与抓招商引资、工业园区、支柱产业是一种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的关系。今年我省工业发展将以全民创业为重点,在提高民营经济发展水平上下功夫,积极主动地为民营企业家提供培训、市场、法律顾问等方面的服务,帮助他们保护

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合法权益,力争今后3年内,培养一批江西本土人创立的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30亿元、50亿元甚至100亿元的大中型企业。

  搭建银企良好合作平台

  “政府搭建平台、银企互动合作”,是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形式。今年我省将以银企合作为重点,加大金融支持工业发展的力度,政府搭建良好平台为银行推荐好企业、好项目,在重点组织开展好银企融资洽谈的同时,经常性、不拘形式地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为银行了解企业、企业接触银行提供机会、创造条件。

  缓解煤电油运瓶颈制约

  煤电油运是工业发展的基本保障,没有煤电油运稳定有序的供应,就不可能有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今年我省电力将以电煤调运为龙头,坚持电力建设适度超前的发展思路,力争统调发电量和最高用电负荷分别增长13.6%和10%,为工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电力保障;

成品油将继续加强市场整治,积极协调供应,保障市场供求平衡;铁路运输将加强综合协调,确保重点企业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

  ……

  回顾过去,我们备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我们相信,勤劳智慧、善谋实干的江西人民,定能在实现工业新跨越的征程中谱写出更加动人的篇章!(本报记者张志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