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06年 国计民生如何开新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04:45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2006年,中国进入“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国如何更清晰地向世界展示其和平发展的轮廓?最新一期《瞭望》刊载多位专家学者的观点,展望中国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社会民生、两岸问题等各方面将如何开启新局,通过这批理性、冷静而又睿智的权威专家的深刻探寻,试图找出这一大课题的科学答案。

  社会民生

  解决四大问题促进平衡居首

  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李强:

  从社会内部看,2006年需要着手解决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继续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具体说来有城乡差距问题、区域差距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

  其次是继续扩大就业。到2005年底,我国的劳动力总数已经超过7.7亿,这确实是“世界性难题”,所以,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是政府重要任务。

  第三是社会保障问题,城镇职工的养老、基本医疗、住房以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实验等,都会成为“十一五”期间的重头任务,并需要在2006年完善或打好基础。

  第四是协调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关系。核心是解决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问题。

  医疗体制改革研究长效机制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刘庭芳:

  第一,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有成果,争取更多地引入科学化管理的手段。这样的惠民举措,在新的一年里更要加大管理力度。同时,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也要加大步伐,重点应放在培训适宜技术人员和医院管理人员上。

  第二,继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探索医院管理的长效机制。2005年是医疗机构的多事之年,在卫生部将2005年定作“医院管理年”的背景下,医疗机构暴露出来的问题更值得我们深思。我认为,卫生部在对32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督察后,“只谈问题,不谈成绩”的态度对行业震动很大。但是,“管理年”不应该是“运动年”,督察中发现的问题,必须通过构建长效机制的方式去解决。因此,卫生主管部门需要在机制的探索上付出更多的努力,同时对推出的种种举措要进行跟踪,防止政策走样、落空。

  经济

  外部条件利好留心贸易摩擦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毕吉耀:

  2006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总体比较有利。世界经济贸易继续较快增长和跨国直接投资进一步回升,有利于中国保持出口增长和稳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深入发展以及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有利于中国发挥自身优势更加深入地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不断提升制造业水平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世界各国要求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和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意愿增强,有利于中国更加主动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合作。

  但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和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有新的表现,也会使中国的出口继续面临各种各样的贸易摩擦,一些国家还会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准入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上继续向中方施压;国际石油价格继续在高位徘徊和各国对战略性资源争夺的加剧,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石油进口安全,增大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本;此外,全球进入新一轮加息周期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复杂多变等,也会影响到外部经济环境的稳定。

  体制改革争取“破垄”

  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研究员常修泽:

  首先,争取在“破垄”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民航、电力、电讯等部门,改革虽已启动,但深度不够;邮政、烟草等行业已有改革方案,但是尚未实施;铁路至今没有改革方案,应该抓紧制定;对于城市公用事业的垄断行业,如供水、供气等也不可忽视,也要推进资产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第二,应重视资源性价格制度的改革。现在看来,资源性价格与价值和供求的背离比较严重,价格未能准确反映自身价值和供求的变化。其中突出的是五种资源价格,即油价、气价、水价、电价和地价等。

  第三,应突出社会事业的改革。个人主张“三句话”:政府管基本医疗和义务教育保障;市场管超值医疗和特色教育服务;社会管各方广济善助。

  第四,继续鼓励扶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落实非公经济36条,特别是非公资本的市场准入和经营环境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虽有争议,但不要动摇,应继续推进。

  政治

  寄望民主关键突破党内先行解放思想

  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副主任侯少文:

  2006年,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将取得具有关键性意义的新进步。

  一,为党的十七大做好思想、理论、组织等各方面的准备。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

  二,党内民主先行,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三,要为切实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造良好的思想、舆论和制度环境。大话、空话、套话、假话产生的根源是缺乏民主机制。

  四,还有其他一系列相关的重要任务,比如,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拓展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保持政治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开创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法制政党民间齐力遏制“台独”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郭震远:

  有效遏制“台独”,在2006年继续是海峡两岸同胞的首要任务。2006年,《反分裂国家法》将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同胞共同遏制“台独”的力量。积极推动海峡两岸的经贸、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将继续是2006年海峡两岸关系的主要内容,并且有可能在一些问题上有突破性进展。

  2006年中,祖国大陆将继续积极落实中国共产党与台湾在野党领导人在2005年达成的共识,陆续制定和实行各种相关的配套措施,为在祖国大陆的台商、台湾学生和其他台胞提供更周到的服务;为台湾水果和其他农产品进入祖国大陆提供更多优惠和方便。同时,将与台湾同胞一道,更积极地推动台湾有关方面,对于海峡两岸的交流、交往采取更灵活、务实的态度和行为,争取在一些与海峡两岸同胞福祉密切相关的问题上有所突破,例如开放大陆同胞赴台观光、实现海峡两岸客货运包机“常态化”等。

  但是2006年的海峡两岸关系仍然存在不可低估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台海局势仍然复杂、严峻。陈水扁没有改变其顽固的“台独”立场,在2006年完全可能继续坚持推进“台独”路线,如进一步强化“去中国化”的力度,以及推进所谓的“第二阶段宪改”,为“法理‘台独’”创造条件等。对此,决不可掉以轻心。

  外交

  加强民间交流孤立日本右翼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对外关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金熙德:

  2005年,日本对华政策日趋背离1972年以来的友好政策轨道,在历史、台湾、领土与海域等一系列原则问题上冲击两国共识底线,企图修改中日关系规则。2006年,小泉可能继续参拜靖国神社,并推举一个继续对邻国强硬的新首相。若此,中日“政冷”局面将更趋陷于“冰冻”状态。

  小泉继续对华强硬,与日本民众的中国观受到右翼势力及其媒体舆论的负面诱导有关。加强对日民间交流,孤立右翼,争取多数,应成为我国对日政策和民间交往的重点方向。

  文化

  教育公平公正政府要更“公益”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

  2006年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将顺着几年来快速发展的惯性,着力定位于强化和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型职能,更加明确政府在保障教育的公益性,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负起更大的责任。这一年受到社会广泛而持续关注的几大实质性改革有:义务教育方面,要专门部署把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全面纳入财政保证范围,分项按比例由中央和地方分担。《义务教育法》的修改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于年内颁布实施,将使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依法得到进一步强化。

  职业教育方面,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继续扩大100万,社会呼吁多年的职业教育家庭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将得到积极推进。

  高等教育方面,继续实施高校招生录取的“阳光工程”,坚决杜绝社会反映强烈的与高校招生挂钩的乱收费。据南方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