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引领中华民族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前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05:30 浙江日报

  新华社记者徐京跃

  “十五”中国,不仅获得了巨大的物质成果,而且获得了巨大的思想成果。我们党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引领中华民族更加自信、更加从容、更加稳健地前行。

  当中国进入一个新的五年经济发展周期时,中华民族已经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

  中国的发展“平稳”而不“平淡”

  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

  “十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个五年。一个个“不同寻常”的发展数字,折射出中国经济“平稳”而不“平淡”的运行轨迹:“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8%左右,5年累计约增长67%。人均GDP由2000年的856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约1380美元,提前实现了人均GDP1000美元的目标。

  在世界经济波动幅度加大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带来了希望和动力。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年到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3%。

  在发展过程中,一些“近忧”与“远虑”日渐凸现。为了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历史的、时代的高度,全面、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不仅仅只等同于GDP的增长。科学发展观对于“十五”期间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开始深刻影响人们的观念和行为。

  中国不仅实现了物质财富的增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举措。从党的十六大鲜明提出使“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到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从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深刻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工作,到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思路和举措……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十五”期间,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在不断深化。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和政府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来自权威部门的数据表明,2001年到2005年10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达4300多万人,超额完成“十五”目标。在就业岗位不断增加的同时,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5%以内。

  分配是民心所系。党和政府下大力气解决非市场因素引起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做好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障工作。2005年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投入130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35亿元。

  公共服务特别是社会保障是民安所在。党和政府进一步解决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社会群体享有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存在悬殊差别的问题。“让公共财政更多地覆盖广大农村”。2005年,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70亿元,积极组织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惠及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3400万名。

  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十五”期间,党和政府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些多年酝酿的重点领域改革取得进展:国有企业股份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铁路和邮政体制改革开始启动。针对农村税费改革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开展了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出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和配套措施,铁路建设和运输等领域向非公有资本开放。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股权分置试点等改革取得新突破。进一步理顺资源价格,启动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水价改革顺利推进。

  新一轮改革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更加关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包括大力推进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医疗卫生和教育制度等的改革,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世界有理由相信,“十一五”中国会更加辉煌、更加精彩、更具活力,因为在中国共产党引领下,中国选择了一条科学的、和谐的、和平的发展道路。新华社记者徐京跃(据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