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需多供少 电煤成宝 产煤大户怀揣电煤待价而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07:28 大众网

  生活日报1月3日讯(记者李克新)当绝大多数商品身处“买方市场”中的时候,因为首次取消“计划煤”而以商品身份亮相的电煤,却处在“卖方市场”中,众多煤炭生产大腕怀揣电煤,不急着签合同,待价而沽。

  首次以商品身份参加全国煤炭会的电煤,似乎还没有从“温室”里跑出来。记者在山东大厦遇到了来自湖南新生煤矿的一位负责人,该矿年产电煤只有20万吨,去年电煤还执
行“计划煤”的价格360元/吨,这一价格与市场价格大约有80元/吨的差价。“这两天我们主要谈其他煤的销售问题,还没有涉及电煤。”该负责人对自己手里的这点电煤看来很有把握,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商业煤上。在谈到今年已经成为商品的电煤价格,该人士自认为应该接近市场价格,具体价格由于还没有进行实质性谈判,现在还不好说。

  省煤炭工业局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我省是煤炭生产和需求大省。2005年全省煤炭产量达到1.4亿吨,当年煤炭用量是1.68亿吨,由前几年的煤炭调出省,变成了煤炭调入省,预计今年全省须净调入7000万吨。在调入的煤炭中,由于我省大部分电厂使用贫瘦煤,电煤调入成了调入的主要煤炭品种。由于今年首次取消电煤“计划”身份,电煤涨价大势所趋,但能涨多少,买卖双方在开幕这两天里都在揣测对方的底线。从全国供煤形势看,电煤还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因此电煤生产企业更能沉住气,价格谈不到我满意的程度,我就不急于出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