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十一五”,我们只争朝夕——上海首席科学家新年新追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08:00 东方网-文汇报

  ■文/本报记者任荃江世亮

  2006年注定是个不寻常的年头。“十五”收尾,“十一五”开局,承前启后,意义重大。昨天,记者走访沪上各类重大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发现他们无一例外地在办公室加班,他们正紧张而有序地落实聚焦突破开好局。

  让患者早用国产特效药

  郭亚军国家973项目“抗体结构与功能”首席科学家,首批科教兴市项目“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类新药产业化”首席科学家

  昨天下午两点,第二军医大学国际合作肿瘤研究所的办公室里,所长郭亚军教授正坐在电脑前凝神思考。趁着无人打扰的休息日,他要为下一步的研究路线找准方向。

  从国家到地方,郭亚军心头的牵挂还真不少:973项目今年是关键年,将来国家的抗体制药、生物防御以及突发传染病的应对,都得靠它;科教兴市项目今年到了最后冲刺,手头几个有苗头的抗体药物争取年内完成临床实验,让患者早一天用上国产特效药;最值得期待的是,国家863计划刚刚把抗体工程相关技术列为“十一五”的重点发展方向,郭亚军想带领抗体工程“上海队”再加把劲,力争使国家抗体中心落户张江。

  从实验室到市场,抗体药物诞生的每一步郭亚军都得事先谋划。眼下,治疗乳腺癌、淋巴癌和抗排斥反应的抗体药物即将步入产业化,其它6个抗体药物正在全国开展临床试验,还有十几个一类新药正排队进行着动物试验……郭亚军深感时间不够用,他常常自我加压:“现在离退休还有5年时间,正好能把‘十一五’计划认认真真地完成,到那时有的是时间休息,现在惟有只争朝夕!”

  把煤变干净

  王辅臣国家973项目“大规模高效气流床煤气化技术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

  “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的高效和清洁利用无疑是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领衔大规模高效煤气化技术基础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华东理工大学王辅臣教授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煤炭仍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这一格局在今后几十年里都不会改变,这一国情决定了研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煤气化技术是国家极为重视的关键技术之一。

  “十五”期间,我国在煤炭气化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由华东理工大学为主研发、目前国内日处理煤量最大的煤气化装置去年10月在兖州煤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正式投入运行。这套在我国煤气化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装置,已在推动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煤气多联产、大型煤化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王辅臣表示,“十一五”期间,他们的目标是把这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气化技术进一步大型化,以大幅增加煤气化效率,为我们国家高效清洁利用煤炭资源奠定基础。

  订单排到明年

  袁晓第二批科教兴市项目“太阳能光伏发电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首席科学家,2005年度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昨天傍晚时分,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晓仍在莘庄工业园区接待客户。虽说新年刚至,可来自全球四大洲及兄弟省市的订单已把公司的生产任务排到了明年,其中包括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相关项目。

  2005年的最后一天,袁晓正式接到了本市第二批科教兴市项目的任务单。按计划,公司将新建两条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单体电池的100兆瓦生产线。这意味着,到2007年,公司的生产能力将比现在整整扩大5倍。到“十一五”期末,公司将拥有完整的太阳能产品生产链,年产值将达50亿元。

  身为企业老总,袁晓关心的不仅是公司的发展。今年,公司将牵头与811研究所、上海交大等单位共同组建上海市太阳能工程技术中心,搭建一个从材料、器件、装备到标准、检测等方面的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为申城乃至全国的太阳能产业储备源源不竭的创新动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