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堵住“吃空饷”的漏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09:58 河北日报

  由于财政、干部管理等制度方面不完善,一些地方吃“空饷”现象较为普遍。不久前,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监督检查司副司长李世春表示,中编办将在各省区市清理整治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不在岗这颗“财政毒瘤”。

  “吃空饷”现象由来已久,手段“五花八门”:有的是人员已调转或者死亡,单位不及时上报,仍然从财政冒领工资,充作单位经费,甚至作为小金库,由少数人中饱私囊;
有的是干部职工擅自离岗或单位擅自批准干部职工停薪留职后,仍在单位领取工资;有的是将辞退人员、自费脱产读书人员、“死而不亡”、“退而不休”人员的工资据为本单位所有;有些是干部职工调动后不到任或到下属单位工作,继续在原单位领“逍遥钱”;还有的人甚至从没去过工作单位,单位领导和同事谁都不认识,却常年挂名开支……

  按理说,由财政发工资的人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既有人事部门的编制所限,又有财务机关的审核,是不可能出现这种“吃空饷”的怪事的。然而这种现象却真真切切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我们眼皮底下发生。人们不禁要问,是谁给了这些“吃空饷”者的生存空间?又是谁让这颗“财政毒瘤”越长越大?

  从相关报道中我们不难看出,除了人事管理与审查审核制度存在明显的漏洞,监督机制不健全、财务透明度不高、惩处不力之外,关键是一些财政供养单位和人员为谋取小集体利益和私人利益,刻意欺上瞒下。不少单位在私下都违规签有“允许在编人员离岗,但本人工资必须和单位分成领取或由单位全部领取”的协议,有些单位甚至把“吃空饷”作为一种创收“经验”来推广。在那些心术不正的领导心中,反正是国家的钱,能多欺瞒冒领自然不愿放过,能装糊涂,谁去得罪人?

  “吃空饷”现象禁而不绝,不仅增加了财政负担,造成国家财政资金大量流失,引发分配不公,也严重违反了财经纪律和人事纪律,极易形成“扎堆腐败”。从表面上看,“空饷”养肥的是那些不劳而获逍遥于单位之外的个体,实际上那些由财政供养的单位和有关人员才是最大的得利者。同时,这种单位与个人“合谋”的“吃空饷”行为,隐蔽性更强,为害更烈,也使查处工作更为艰难。

  杜绝“吃空饷”现象,需要社会各方齐抓共管,标本兼治。一要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特别是人事管理制度,变“因人设岗”为“因事设岗”,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审查审核力度,形成有效的监督体系。二要增强财务、政务公开透明度,确保群众对人员编制、岗位配备与职责、工资的用途等等的知情权,从源头上杜绝暗箱操作行为。三要设置“高压线”,建立问责制,加大对单位与个人合谋骗取“空饷”的惩处力度,让有关当事人“吃不了兜着走”。如此,方能堵住“吃空饷”的漏洞,让那些“吃空饷”的“硕鼠”们无处遁形。

  高福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