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心中始终装着农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10:28 海峡网-厦门日报

  市领导谈厦门“三农工作”

  “三农”问题,举国关切。对比全国很多地方,不少人感叹:“厦门农民真幸福!”的确,在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党和政府心中始终装着农民,不遗余力地让最广大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厦门“三农”即将迈向下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的时候,记者专访了分管“三农”工作的副市长詹沧洲。

  五大亮点:盘点2005厦门“三农

  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达6212元,全省第一。数字背后,是一系列生机焕发的政策措施使然,盘点2005年厦门“三农”,詹沧洲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有五大亮点十分凸显。其一,工资性收入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主要拉动力量,占收入比例的48%;订单农业收入、股份分红收入和自主创业收入也明显增长。其二,农村社会保障机制逐步建立起来,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合作医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等,逐步让我市农民享有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

  詹沧洲说,第三大亮点就是农村公共服务建设迈出新的步伐,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农村道路、自来水、供电等等的实施,进一步缩小了厦门城乡差距。“金包银”被詹沧洲称为2005年厦门“三农”第四大亮点,这项旨在从根本上解决被征地农民生产生活出路的举措,一经推出便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第五,强化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市、区、镇抽调“精兵强将”驻村挂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村务民主听证,村里的事村民当家做主、村民说了算。

  六项重点:展望2006厦门“三农”

  谈到2006年厦门“三农”,詹沧洲满怀信心。他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市委、市政府就及时进行传达学习,并就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对我市新一年的“三农”工作进行部署安排,今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增幅的目标是确保9%、力争10%。

  为此,将重点抓好六项工作:继续推进农民转移就业,将组织培训农村劳动力5000人、转移1.2万人;继续引导被征地农民发展股份合作经济,持续稳定增收;继续加大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建设,将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除困难家庭学生课本费、补助学生寄宿费,完善自来水、有线电视入村入户,促进有条件的地方硬质化道路由行政村延伸至自然村,实施边远山村“退耕还林”,通过移民改善山村生产生活;继续扶大扶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继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搞好村级换届选举,选好“带头人”,完善村民自治建设。

  与此同时,今年还将围绕工业集中区开发建设重点推进“金包银”工程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按照环境整治、就地改造、易地新建等方式,启动20个村的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试点,继续推进岛外具备条件的镇村实施“镇改街”、“村改居”以及岛内城中村改造,推进农村城市化。

  七个首创:点睛厦门“三农”工作

  回顾2005年以及近年来厦门“三农”工作,詹沧洲说,我们在全省乃至全国至少有七个首创:积极组织未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初中毕业生进入职业技术学校进行系统的职业技能学习培训,政府对贫困生补助学杂费,从根本上减少“新农民”产生,2005年已有9900多人参加学习;在工业集中区实施“金包银”,从根本上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出路,将惠及16个村2万多农民;政府出资鼓励失被征地农民加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接轨,已有近2万名农民参保、其中8000多农民已每月领取养老金;市、区政府出钱,实施农民大病统筹,每人每年最高可报销5万元。

  还有,建立农村短信息服务平台,已有300个行政村12万多手机用户免费接收政府公告、涉农政策、灾害预警预报等信息;每个行政村都配备一名就业协管员,构筑一张流动的农村就业服务网,还将“1+1群”创业培训延伸到农村;自来水延伸到农村,农民和城镇居民一样喝上干净的自来水。

  詹沧洲认为,这些带普遍意义的经验性、创新性做法,取决于厦门多年来探索形成的“三农新思维”。这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三农”工作,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方针,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更加重视农民稳定增收、更加注重农业结构调整、更加关注农村发展环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向农村的覆盖范围,不断创新“三农”工作机制,走出了一条具有厦门特色的“三农”发展新路子。本报记者 樊亮轩(来源:厦门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