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十五"期间呼和浩特牧业发展挑起农村经济大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15:51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呼和浩特1月4日消息(记者郑颖 通讯员谢岚、马占春) “十五”期间,在多项利农政策的推动下,呼和浩特市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以发展奶牛养殖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重点,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的崭新的历史阶段。 几年来,畜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畜产品产量不断增长。2004年全市肉类总产量102254吨,比2000年增长16.4%。其中:猪、牛、羊、禽肉产量分别达到66685吨、13018吨、15034吨和5098吨,比2000年增长5.9%、111.2%、15.7%和38.2%。禽蛋产量34342吨,比2000年增长10.8%;水产品产量8322吨,
增长12.5%。

  2000年,“奶业兴市”战略在呼和浩特市正式实施,伴随着伊利、蒙牛两大乳业集团不断发展壮大的是奶牛头数、鲜奶产量的巨幅增长、奶农队伍的急速扩大以及售奶收入的稳步提高。四年来,全市奶牛头数由2000年的9.2万头大幅增长为2004年的50.4万头,增幅高达4.5倍,平均每年以53%的高速快步增长。牛奶产量也从23.1万吨增为152.1万吨,增幅更达到5.6倍。这样的超长发展使我市在2005年当之无愧地戴上了“中国乳都”的桂冠。

  呼和浩特市以乳业为核心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近年来,玉米、马铃薯、油料等作物由于其市场需求增长、价格稳定,与小麦相比效益日益突出,具有较大的增收潜力。因此,“十五”期间我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就是逐渐缩减小麦面积,扩大玉米、马铃薯及油料的种植面积。由于奶牛业的兴起和发展壮大,高产作物玉米作为上好的饲料,大受养殖户和广大农民的欢迎,种植面积在粮食作物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到2004年玉米占粮食总播面积的比重达到42.5%,比2000年上升16.8个百分点。

  “十五”期间,乳品业作为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在我国迅速崛起,拥有两大乳品企业的集团以及得天独厚的养殖环境的呼市找到了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即以牧促农、以农养牧,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的“奶业兴市”战略。在此宏伟战略蓝图的指引下,呼和浩特市的奶牛业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快。到2004年末,奶牛业的超常发展使农民售奶收入增长3.9倍。奶牛业已成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畜牧业的发展也由偏重数量增长向数量和质量并重的方向转变。牲畜品种调优、质量调高、出栏率商品率提高是我市畜牧业结构调整的另一重要特征。2004年全市牲畜良种及改良种覆盖率达到82%,比2000年上升12个百分点。出栏率和商品率分别达到112%和99.3%,比2000年上升30和31.6个百分点。

  农村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农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最大的成果就是带来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到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从2000年的2538.5元连跨3000、4000元两大关跃升为4005.4元,增幅57.8%,年均递增达12%。收入的不断增加为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创造了前提。2004年末,农民人均手存现金和存款与余额达到3395.3元,是2000年的2.7倍。贫困户逐渐减少,富裕户不断增多,全市农民的生活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2004年农民人均用于生活消费支出为2355.3元,比2000年增长51.2%。农民在衣、食、住、行、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各方面的消费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十五”计划的五年间,呼和浩特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实现了从慢步小跑向快步奔跑的跨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征途中又前行了一大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