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世界关注中国:经济增长受到普遍关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00:55 环球时报 | |||||||||
本报驻联合国、英国、日本、泰国特派记者 何洪泽 施晓慧 孙东民 刘歌 本报记者 程刚
当今世界格局中,最大的变量是什么?分析家们对此几乎没有争议,因为答案只有一个:中国。去年堪称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的开始之年,此前,国际社会虽感觉到了中国的迅速
举世瞩目中国力量 近年来,中国力量日益增强,为世界各国所瞩目。2006年是中印友好年,印度总理辛格在新年时致信温家宝总理,呼吁在不断增强的双边关系中继续注入实质内容,并称印中两国关系快速发展。已经超越了双边范畴,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和平与安全、发展与繁荣的重要因素。在泰国有重要影响的《民族报》刊登了题为“巨龙摆尾,震撼全球”的综述,从中国调整人民币汇率谈到近邻中国的一切都引人关注: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起,中国的实力越来越被重视,中国的发展为区域各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带来机遇;希望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引领本世纪走向“亚太时代”。1月1日,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的“新年关注”的文章指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重要作用已经显现,石油价格在过去3年涨到了70美元,但没有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震荡,其实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用贸易盈余保持了美元和世界经济的平稳。 关于2006年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关注,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认为,从与中国发展关系密切的几个重要因素来看,中美关系今年不会出现很大变数;虽然日本9月份有选举,但中日关系持续僵冷是可以预见的;陈水扁忙于对付“泛蓝”,很难破坏正走向缓和的台海局势。因此,中国自身的发展是最受关注的,首先是关注中国的总体力量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世界各国都在思考,中国是否确实在发展成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兴大国。如果是,世界将会怎样?这是今后,包括2006年在内,中国为世界瞩目的重要原因。所谓新一轮的“中国威胁论”高潮也与此相关,美国已出现了这样的论调:中国不是潜在的,而是现实的挑战。 中国经济受到普遍关注 经济实力是一国力量的重要体现,各国对中国力量的关注主要集中在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的学者万军指出,许多国际经济权威都对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中国为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一个很有力的观点认为,中国给世界经济提供了“积极的供给冲击”,在去年国际油价大幅飙升的情况下,正是由于中国提供了大量便宜的商品,才阻断了本应发生的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可以预见,国际油价今后即使不再上涨,也会维持在相当高的价位上,因此,2006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仍将有益于世界。但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并没有考虑这些,只是因为自己的某些局部利益受损,就归罪于中国,这是非常不公正的。万军用前几年常用的一句话“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来描述这种心态。与中国出口相关的贸易摩擦就是这种心态下的贸易保护战。万军指出,去年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不少,但那只是一个开头。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中国出口的产品从低级趋向高级,更新换代的速度也非常快。万军认为,与此相应,贸易摩擦涉及的产品也会随之逐渐升级,并波及各个产业。去年中欧、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显然为今后解决贸易摩擦带了好头,那就是通过谈判机制,而不是以贸易报复来解决问题。这其中牵扯着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外贸依存度问题,属于经济结构是否健康和安全的范畴。不久前公布的中国经济普查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结构并不像原先担忧的那样糟糕。修正后的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的第三产业比重就超过40%,但国际经济学家认为,这个比重仍可能被低估,因为印度的第三产业比重已超过50%,而在中国感受的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强于印度。 中美关系是重中之重 美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领导和主导地位。因此,美国政府和专家最关注中国是否会挑战目前美国主导的世界格局,能否与美国一起维持世界局势的稳定。这个问题关系到美国的大局和核心利益。中美关系,作为决定21世纪国际关系基本性质的一对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虽然在2006年可预见的变化不大,但还是因此而深受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金灿荣教授认为,中美关系呈现出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由双边来定义的特点。好消息是胡锦涛主席即将访问美国,这对改善中美整体关系,加强双方的战略互信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今年,中美之间的战略对话也将继续进行,在能源等方面的合作也会开展得非常顺利。从基本层面上看,中美关系今年将是比较稳定的。如果有什么挑战的话,主要是美国将在一些问题上要求中国采取行动或者承担责任。其中最明显的是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和核问题。美国今年要举行国会中期选举。一般而言,这个选举主要涉及美国的国内问题,对外交政策影响很小。但是,由于美国国内对中国不友好的政治势力成功地把美国贸易竞争力下降归罪于中国,而贸易则直接关系到地方利益,美国还是会在中国对美国的外贸出口问题上制造争端,要求中国在缩小美中贸易逆差、保护知识产权和人民币升值方面采取行动。 不少学者认为,在伊朗核问题上,美国和欧洲目前没有找到什么好的解决之道,美国很有可能要把中国拉进去。中国主张伊朗核问题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解决。在朝核问题上,中国已经在发挥重要作用。但一个旁生的变数是,日本想突破开启日朝关系正常化进程,这是美国极不愿意看到的,小泉很可能在下台前不顾一切地去做。如果出现这种迹象,美国就会抢在日本之前激化朝核问题,不给日朝改善关系的机会,而将难度极大的半岛事态塞给中国去处理。 中日关系关乎地区稳定 元旦是日本各主流报纸版面最多的一天,是展望2006年日本内政外交动向的最好时机。2006年,日本关注中国的什么?阅读新年的日本报纸,给人的突出印象是日本人对今年日本的亚洲外交极为关注,其中最关注的是中国。不管你喜欢与否,中国话题在日本人的心中占有重要分量。 2006年9月,日本的执政党自民党将举行总裁选举,新党首自动成为内阁首相。由于小泉对中、韩等邻国坚持强硬政策,希望中日关系改善的人们对9月的那次选举寄予了厚望。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问题专家王珊认为,小泉的继任者在内外政策的框架上十有八九会延续小泉的路线。小泉已经表现出了自己的倾向,最有可能接小泉的是安倍晋三或麻生太郎,这两人都是日本民族主义倾向非常强烈的新生代政治家。他们谁上台都将突出日本的国家利益,既不一味听从美国,也不会对中国示弱。在政治上仍然要追求大国地位,在经济上谋求东亚主导权,在军事上大幅提高国防力量在国家政治中的比重。2006年的中日关系还将持续僵冷是可以预见的。 其实,中日关系的真正困难是民族感情。日本国内的调查显示,对中国人有好感(日文的意思是相当于“不讨厌”)的日本人只占32%多一点。这种非理性的民族主义情绪如果被右翼势力利用,会给中日之间造成相当大的麻烦。金灿荣也指出,如果在这种不健康的民意下,日本在中日之间的热点问题上真的有什么具体的动作,那么,2006年的中日关系中就会出现不小的麻烦。不过,王珊认为,日本有着非常强大的市民社会,由于日本的内需已相当饱和,因此在经济复苏上还需借助中国市场。中日之间的联系机制很完备,美国出于自身东亚利益考虑也不愿日本与邻国的关系恶化,甚至退到发生冲突的地步。这些因素都会产生制约作用,使中日关系虽僵冷但不致破裂。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