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次次付出只为贫困时的誓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10:07 新文化报

  在没有内衣穿的时候,他就立志扶贫;在企业刚起步的时候,他资助了贫困学生;他购买了一块地皮,建起了扶贫市场,3年里免摊位费、水电费;他建了一座幼儿园,每年赔50多万

  他堪称富翁,却过着平民生活;他是一介布衣,却为政府做起扶贫工程;他是一名商人,却四处讲学宣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不吸烟、不喝酒、不进大酒店,但捐资行
善却动辄几万;他每餐只吃一饭、一菜,惟一一套西装穿了三年,却兴办起扶贫大市场和低价高质幼儿园。他就是王竑锜,我省民营企业家、慈善家、教育家、省劳动模范、长春市特等劳动模范。

  立志

  16岁前从没穿过新衣,当兵前从没穿过内衣

  贫困让他立志致富助贫

  王竑锜今年41岁,亲切的脸上写满和善,他的办公室就在其办起的玉琨幼儿园三楼,一桌几椅,极为简陋。谈起往事,王竑锜陷入深深的回忆中,他的老家在德惠农村,在他16岁前从没穿过新衣,当兵前从没穿过内衣。

  虽然条件艰苦,但他成绩很好,初中毕业后考上了重点高中——德惠市三中。上学前一天,妈妈来回走了20公里,背着茄子、豆角到市里卖了3块8毛钱。王竑锜就是拿着这3块8毛钱第一次离开了家。几天后,他又回来了——没有生活费,他辍学了。

  他要攒钱继续上学。他住在饲养场的马棚里,隔壁就是马圈,再隔壁就是猪圈,他一边干活、一边学习,那时他立下誓言:“我一定努力,我一定行,当我富裕起来时,我要帮助那些和我一样上不起学的孩子和贫困的人。”

  一年后他攒钱又上了高中。但可惜的是,他没能考上大学,最后到内蒙古当了一名铁道兵。他说:“我感谢这么多的苦难,它锻炼了我。”

  践行

  看到有大学生吃酱油泡饭,他心中酸楚

  为500贫困学生发“生活费”

  凭着吃苦耐劳,凭着干劲,1993年,王竑锜已是一名副处级干部,但他毅然选择下海经商,搞起了装修工程,他要实践他的誓言。仅一年,他的企业就积累了些资金。

  1994年,他听一位朋友说,大学里还有吃大米饭泡酱油的贫困大学生。他起初不信,于是来到吉林大学食堂考察:晚上一些同学吃完饭离去后,几个大学生陆续走进食堂,有的吃起别人的剩饭、有的则打了些饭真的泡上了酱油……王竑锜有些心酸。回到公司,王竑锜立即召开职工大会,研究资助贫困大学生的事儿。大伙儿都不同意,说公司正在发展,应多积累些资金再资助贫困学生。回去后,王竑锜脑海中不断闪现大学生埋头吃酱油泡饭时的情景——“不行,不能再等了。”于是他在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四所大学找到145名特困大学生,每月25日按时给他们发放生活补助,有的每月100元,有的150元,直至毕业。自1994年至今,王竑锜共资助了500余名大学生,这些学生有清华大学的、有北京大学的,遍布全国各地。

  为自己买衣服他吝啬,资助贫困者他却慷慨

  33吨大米、近20万现金送矿区

  坐在记者对面的王竑锜穿着一身发旧的西服,身边人说,为自己买衣服他很吝啬,但资助贫困者时却毫不犹豫。1995年春节,王竑锜听说辽源受难矿工家属无钱过节时,迅速组织车辆将13吨大米送到矿工家。1995年至1997年,连续三年春节,他共为辽源煤矿困难矿工家庭和开不出工资的环卫工人送去了33吨大米,现金近20万元。1996年冬天,他路过辽源,晚上饿了到一家饭店吃饭,老板一眼就认出了他:“你就是给矿工送大米的王竑锜吧!怎能只吃一碗面呢,加几个菜,不要钱!”王竑锜说啥也不肯,最后老板偷偷打了两个荷包蛋放在面里。

  三年免收摊位费、水电费,每年要赔100多万

  这个扶贫市场真正扶贫

  1994年年底,王竑锜在长春市长新街附近买了一块地,要搞开发,但他发现这块地周围全是贫困百姓,他反复问自己:“王竑锜,你下海为了啥?买地为啥?”于是他决定放弃开发的念头,要在这块地上建市场,建百姓需要的市场,就是现在的天源扶贫大市场。市场建成后,许多下岗失业人员在那里找到了生计,1997年至2000年,市场内免收摊位费、水电费,他每年要赔100多万。他赔的也就是下岗失业人员赚的,没有负担,菜价就低,在红旗街上住的市民都坐车到这里买菜,买10公斤肉,除了车费还能省18元。

  每月每个孩子只收80元,每年要赔50多万

  为贫困家庭办的幼儿园

  办起扶贫市场后,王竑锜发现了新的问题。他说:“我发现,一些业主把孩子带到市场里,孩子困了就在摊床边睡,醒了就在市场内跑。一次卖豆腐的王先生去掏炉灰,两岁大的孩子也跟着掏,这深深地刺激了我,孩子不上学,长大后不就是一个合格的锅炉工吗?”于是王竑锜从长春师范学院请来最好的老师,办起幼儿园——每月每个孩子只收80元,还供营养餐,开始大家都不相信,80元,孩子能吃什么呀?家长们不知道,为减少家长负担,又让孩子吃好,这个幼儿园,王竑锜每年不仅不赚钱,还要赔50多万。

  1994年到现在,他在学校、军营、监狱作了240余场免费报告

  弘扬美德 他做义务教员

  “万善孝为先!”王竑锜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王竑锜不仅向他身边的人宣扬善、义等传统美德,还到各学校去作报告,为家长、孩子讲学。在他的办公桌上,放着厚厚的一摞信件,都是听过他报告的学生写给他的。一位大学生这样写道:“王叔叔,今天我可以给你写信了,因为我彻底改了。以前因为好玩,我做了3年的三陪女,不是因为家庭贫困,只是看别人去觉得好玩,后来我连最肮脏的事儿都做了,您的报告将我仅有的一丝自尊和良知唤醒了!”另一位孩子说:“以前我总去网吧,总顶撞父母,听了您的报告,我现在不去了,要好好学习迎接考试!”王竑锜被这样一封封信感动着,他的妻子说,能挽救一个孩子,比你赚一百万还值! 王竑锜作报告的劲头更足了,从1994年到现在,他在学校、军营、监狱等地共作了240余场报告,全是免费的。

  两次去“暗访”,被村民感动,第三次带着钱去

  臭水屯变成文明屯

  每年回家乡时,王竑锜都发现农民朋友在打扑克、打麻将,无所事事。但后来他听说扶余县拉林乡臭水屯,民风淳朴,每年没入冬,村里的小媳妇就为村边敬老院内的老人做棉衣棉裤。他两次去“暗访”,因为路不好,他的车两次都掉进泥沟里,都是当地的村民帮助推出来的。村民说,村里路不好,由于地势四周高、中间低,水洼在那里形成一个臭水沟,水井就在臭水沟旁,水也是臭的。王竑锜想,好人就该喝好水、走好路。第三次,他揣着50万元钱去了,修了路,建了水塔,村民用上了自来水,每家都通了砖路。后来,这个屯子成为省级文明屯,并带动周围十几个屯子成为文明屯。如今这儿已变成全国文明村试点了。看着臭水屯的变化,村民们乐呀!每当逢年过节想王竑锜时,大家就盼他来,他来不了,大家就对着水龙头磕头。

  毛主席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但做一辈子好事难。王竑锜说,自己虽不是党员,但要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一辈子要为老百姓服务。本报记者 杨益

  (新闻编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