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小企业难题期待破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16:23 海峡都市报

  核心提示

  泉州的民营中小企业到底有多少?

  据泉州市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泉州现有中大型企业307家,其余4.2万家均为中小企业(占比达99%以上),并以每年新办5000多家的速度在增长。据了解,泉州中小企业实现的
年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税,均占全市90%以上。

  说句毫不夸张的话,没有中小企业,就不会有“活力泉州”。

  不过这些年,因种种原因,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是束手束脚。例如融资难、缺土地,缺人才缺乏技术服务平台,都是“老大难”问题了。

  这两天,会场内代表、委员们的讨论是如火如荼;会场外,中小企业的老板们也睁大着眼睛,翘首等待“2006年政府工作计划”会给他们带来哪些利好消息。果然,朱明代市长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壮大产业集群,增强产业配套功能,落实省、市全面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措施,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

  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瓶颈在哪里?就此,本报展开了详细的调查采访。

  [现状]

  被挡在银行外的“弱势群体”

  “真希望代表、委员们能多关心一下我们这些小企业的处境,真的是难呀!”

  在昨日的调查采访中,晋江一家鞋材企业的李老板无奈地告诉记者,他们的年销售收入只有2000多万,这样的规模,几乎被本地所有的银行“默契”地拒之门外,可没有了流动资金,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产,更谈不上销售。无奈,他们只能找当地的民间借贷组织,以2分(即年利率为24%)的高利率来解决一时的资金流通问题。尽管这样的贷款很多时候是为了解一时之急,但如此沉重的利率负担,一度使该企业的负债节节升高,生产经营进入恶性循环。

  与之相对应的是,央行发布的《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显示:2004年,据不完全调查统计,福建省民间借贷额约在450亿元以上,平均年利率高达14.1%,相当于当年福建省人民币贷款余额的十分之一。而据调查,在福建,民间借贷用于生产经营的比重约为98.2%。福建的民营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泉州,因此相关人士透露,这450亿的民间借贷,起码有一半是在泉州。

  这组数据,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泉州民营企业对资金的“渴求”程度。

  另据日前泉州市企调队调查显示,自2003年底中央政府实行宏观调控以来,企业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难了许多,反映贷款难度加大的企业比例占43%。企业要发展,最主要还是要解决钱的问题。有业内人士甚至笑称:银行已经成为一个“大当铺”,规模无论大小,对于第二还款能力———抵押品的要求非常严格。一般来说,固定房产要打个6折,机械设备只能打2折左右,很多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因为资产被大打折扣,而被打上“不具备还款能力”的记号。大量泉州中小企业,因此成了被挡在银行门槛之外的“弱势群体”。

  “土地稀缺”制约企业扩张

  采访中,泉州市人大代表、泉州某纺织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01年开始,他们的企业发展就处于停滞状态,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土地的问题,被列为省重点项目、号称有300亩的土地批了3年了,至今还无法落实到位,生产规模的扩大受到了严重限制。

  然而,泉州大多数中小企业,连这样抱怨的机会都没有。泉州一些发达地区,以陈埭为例,已很难找到可用工业用地。而小企业在政策上处于劣势,用地问题无法得到满足,规模无法实现扩张。有关人士分析,泉州中小企业多数是家庭作坊式企业,很大一部分是在业主居住地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大,原有厂房已远远满足不了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而在中小企业的用地问题上,受到了多方面的限制:一是土地审批难度大,二是土地价格太高,三是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购地建厂房。

  “技术和人才”拖了后腿

  “我们的研发中心只能搬到上海去,因为泉州本地找不到相应的技术和开发人才,尽管因此耗费了更多的成本,但这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希望”,泉州某中型纺织企业负责人称,泉州企业要发展,除了土地和资金,还缺一个技术和人才的服务平台。

  听到这话,一旁有位企业家插上话:“你有实力把研发中心建到上海去,规模看来算是可以了,那些中小企业根本不会有这样的实力和机会。”

  据泉州市统计局统计,2004年产品销售收入超500万的小型工业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为0.62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0.1%,远低于2%的国际标准;新产品产值也仅3.76亿元,占产值的0.6%。而规模以下工业新产品产值仅占其工业产值0.68%;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只有157家,占全部规模以下法人企业的0.12%。

  泉州发展后劲、发展潜力真正的忧虑在哪里?泉州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游孙权表示:主要就在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与全国地级市经济实力10强相比,2004年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仅145家,泉州高新技术产值占比仅为8.39%。同期,实力位居泉州前面的苏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2826.8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高达30%左右;无锡市高新技术企业616家,科技进步对工业的贡献率达到48.73%;实力位居泉州后面的东莞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402.94亿元,高新技术产值占比为36.8%。泉州与上述兄弟地级市相比,技术创新方面差距明显。

  [方向]

  信用担保机构遭遇尴尬

  事实上,“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些年,为解决这一难题,政府也作过尝试,其中一个就是扶持、设立信用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进行贷款担保。

  泉州市信用担保公司,就是这么一家“为切实解决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难,特别是贷款难问题”而成立的担保机构,由泉州海天轻纺有限公司牵头组织纺织服装企业出资4000万元,市国投公司出资1000万元共同组建、市场化运作,并首先选择在泉州市纺织服装行业内中小企业展开试点。设立的初衷是,在泉州市范围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有发展前景,有利于技术进步与创新的技术密集型和扩大就业的劳动密集型的各类中小企业,都可以向该公司申请银行贷款担保及其他履约行为的担保。

  但据业内人士透露,泉州的信用担保公司发展并不是很顺利。成立近半年来,总担保额1500万,仅有三家中小企业受益。

  该公司黄副总告诉记者,担保公司首先要和银行对接,但当他们带着国家财政部对于此类机构特别“照顾”的“风险共担”合作方式,去找泉州银行谈的时候,却发现根本行不通。没有一家银行愿意“风险共担”,所有的风险都必须由担保公司承担,合作才具备基本前提。该负责人笑称,在银行面前,他们绝对是个弱势群体,为了获得银行支持,只能在能力可及范围内做最大让步。

  据了解,目前泉州对于此类担保公司的扶持,并没有出台具体实施办法。找得出来的,仅有去年《泉州市政府关于促进当前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意见》提出的一个非常模糊的办法:“为扶持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各级政府应尽快建立并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类资本参与组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今年市、县(市、区)财政可按新组建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的10%给予扶持,共担风险,促进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发展。对已开展业务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由市财政按其担保贷款出险金额予以一定比例的风险性补助。”

  “标准化厂房”欲破“土地瓶颈”

  除了扶持信用担保公司,政府的另一着棋是大力建设标准化厂房。

  去年9月,泉州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鼓励建设和使用标准厂房的意见(试行)》的文件,对全市标准厂房建设和使用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全市各县(市、区)以集约用地为主要方向的标准化厂房建设,正热火朝天地展开。市政府对土地使用也做出具体规定:特殊行业外,中心城区八大组团450平方公里范围内投资额低于1200万元、城市总体规划区2770平方公里范围内(不含中心城区)投资额低于800万元、其他地方投资额低于500万元的工业项目不再单独供地。对不单独供地的工业项目原则上要求统一进入标准厂房园区。

  泉州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助理研究员游孙权表示:标准化厂房本来就是以“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鼓励建设和使用工业标准厂房,拓展中小企业发展空间,提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尽管标准化厂房,没有就接受对象进行任何限制,但对于泉州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更具吸引力的。

  “公共服务平台”亟待完善

  泉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刘艺华表示:对于较大型企业来说,科研技术是其核心竞争力,不可能与其他企业共享。而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等要素的缺乏,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是很难完成技术创新的。因此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政府应该“拉”一把。

  因此,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扶持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建设的若干规定》,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到2004年末,全市共建立8家省级、74家市级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应用示范企业。另外,全市目前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近200家,包括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及科技信息、知识产权、专利代理、科技评估与咨询、技术交易、管理咨询等机构,每年服务企业2000余家。

  但由于缺乏通盘考虑,各政府职能部门在构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时,又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撞车”现象。泉州一家大型鞋企老板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财经委召集的一次座谈会上,泉州市经委、市质监局、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工商局、晋江市等部门,纷纷表示将在本部门内建立产品检测平台。“‘服务’各部门都在喊,‘平台’大家都在做,但难道就不能有个全盘的考虑,将这样的大、小平台进行整合,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