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小池也能养"大鱼":昆明高新区的实践与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6日09:24 云网

  与全国5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比,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之初,面临的除了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经济基础薄弱外,还有规划面积较小、没有地理位置的招商优势的现实,在激烈的竞争中,似乎少了一些“地利”。13年来,我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截至2005年底,全区已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971亿元,技工贸总收入743亿元,税收总额52.6亿元。无论按实际开发面积或产业占地面积计算,单位面积产出都位于西部地区或全国高新区的前列。这些年,全区的各项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均保持在30%%以上,之所以有
较快发展,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立足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优势,大胆探索,始终坚持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创新路子,成为了云南省技术创新最为活跃的区域,成为了西部地区重要的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之一,成为了昆明市乃至云南省增长速度快、带动能力强的发展区域。

  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53家国家级高新区之一,是云南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经国务院批准的总规划面积为9平方公里,首期开发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现已全部开发完毕。

  国家批给高新区的开发面积是9平方公里,现已开发5平方公里,即使全部开发出来,也还是一个小型高新区,因此,昆明高新区的“小”,是无庸讳言的。但我们认为,作为高新区,关键不在大小,大要强,小要壮,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个“容”字,一是有内容,主要是创新;二是要包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吐故纳新。因此,包容是创新的基础,我们也正是沿着这条思路,从实际出发,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我们最先思考的就是,高新区究竟干什么?我们的高新区无论大小,其核心任务是培育“创新种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个“种子”,不仅要在高新区内开花结果,更要在区外结果,充分发挥其体制、机制及技术创新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高新区应当成为高新技术研发的集聚区,成为承接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载体。纳百川,归大海,这个“海”就是高新区。

  我们首先在招商引资上下功夫。高新区的发展历史就是招商引资的历史。我们从零开始,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靠的就是招商引资。

  高新区历届领导班子都把招商引资视为生命线,将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带动全局工作的龙头,常抓不懈。所有领导始终站在招商引资的最前沿,亲自洽谈项目,协调解决各种问题。同时,我们还紧密联系区情,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适时调整招商引资工作思路。经历了以地生财、以地招商、环境招商、策划招商的转变。采取主动出击,“敲门招商”、“委托招商”、“贴身招商”、“以商引商”。

  招商引资的成果,让昆明高新区形成了特色产业的聚集。建区以来,引进企业项目总投资实际到位资金154亿元人民币,吸引了来自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进区兴业。眼下,我区进区企业有2123家,上亿元企业33家,上千万元企业80家。其中外资投资企业120家,昆明高新区外向型经济正逐步扩大。经云南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56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的80%;科技型企业占企业总数的80%%以上;民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80%%左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占高新区产品总数的80%。大批知名企业聚集我区,形成了以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环保节能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高效农业为主的六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集群。

  昆明高新区由此成为了云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特色基地。

  第[1][2][3]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