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揭秘阳光财险横空出世的台前幕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6日16:54 财富时报

  “阳光”是怎样升起的?

  本报记者 别清河

  2004年11月9日,阳光财险正式开业仅仅两个月,其山东省分公司就顺利签下了某电力公司超过千万元的职工意外险的大保单。

  又过了9天,阳光财险为我国第22次南极科考的相关人员每人提供了15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同年12月,在寒冷而又多雪的冬日里,阳光财险的保险业务人员又出现在东北、华北多家煤矿、铁矿和金矿矿工中间,为他们送去了人身意外、健康伤害保险等多种产品。与此同时,阳光财险已有10余家省市级分公司获得中国保监会批准筹建,119个产品已经提交保监会备案,具体涉及车险、企财险、意外险等8大类。

  阳光财险以骄人的业绩引起了世界同行的瞩目,瑞士再保险集团等多家跨国保险巨头己经寻求与其多种形式的合作。到目前为止,阳光财险的再保险途径己有20多条。此间权威人士对本报记者说,阳光财险将毫无疑问地会成为全国最具实力的保险品牌。

  当然,也有人不解:与阳光财险同时获得中国保监会批准筹建的公司有20家左右,有些至今仍在筹建,为何“阳光”得以迅速脱颖而出?2005年下半年,仅北京保险市场就有包括阳光在内的6家新公司进入,利润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为何“阳光”却能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2005年的最后一天,本报记者独家获得了有关阳光财险及其董事长兼总裁张维功先生的第一手材料,对阳光财险横空出世的台前幕后有了全面的了解,对创业者们的艰辛付出有了身临其境的体味与认识。

  毅然辞职

  时间回溯至2004年5月,当时引起保险业震动的新闻之一,便是保监会系统最年轻的正局级干部,40岁的广东保监局局长张维功的突然辞职,准备筹建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张维功曾在山东人保任要职,成绩斐然。他在任南京保监办主任期间,江苏保险发展迅猛,规模跃居全国第一;在广东保监局局长任上大力整顿保险市场,打击“地下保单”,成效显著。

  仕途一片光明,但张维功心中有一个追求,那就是:亲手创办一家完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保险公司!

  早在2000年,他从人保公司到监管部门的时候,人保的日子很好过。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但他很坚定,因为他觉得监管部门的视角与公司的视角是不一样的。到了南京保监办以后,他对保险的各种

政策法规,以及不同体制、不同性质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的认识都提高得很快,对行业有了更全面的判断,对于保险企业的风格和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体会。他感觉到,许多保险企业的管理还不到位,保险行业确实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公司到监管,又从监管看公司,看问题的深度不一样。这时他想,建立一家新公司。从零开始,从小到大,相对完整地伴随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做下来,既有个人的成就感,也对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做点贡献。

  其实,早在2001年底,他和北京的朋友在聚会时提出建一家保险公司,张维功认为可以做,这帮朋友就力邀他牵头干。

  于是,他说服保监会领导同意他辞去广东保监局局长的职务,毅然决然踏上了创建“阳光”的旅程。

  然而,2004年5月19日,当他走出北京首都机场时,却没有料到看似平坦的创业之路,在一开始就荆棘密布,充满坎坷。

  风云突变

  张维功到北京时,股东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车子已经备好——两辆还没上牌照的

奥迪;房子已经租下——在五星级饭店;张维功的个人股权也安排妥当——价值几千万元。

  万事俱备,只等进行筹建报批手续——眼看着太阳就要冉冉升起来。

  对于张维功从商,有人祝贺,有人猜疑,有人观望,有人追随,但几乎所有的人都全然不知,一个问题,一个关乎企业、个人命运的重大问题出现了──

  在此之前,张维功与股东一直保持沟通,总的来讲,感觉还是不错的。但是到北京后,张维功发现股权结构不合理,两个股东控制了公司60%以上的股份,关于资本回报率也和以前说定的不一样了。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虽然大家是朋友,但他不能同意这种做法。他决定,调整股东!

  股东是什么?是擎天大柱!如果这些柱子不是笔直结实、布局合理的,那么,再培多少土,再雕多少花,又如何擎得起天?

  如何使保险企业在建立之初就有一个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有一个健康的、有战略思想和现代金融意识的股东群体,这就是擎天大柱。

  就在这最重要的问题摆在眼前的时候,张维功突然失踪了。

  颠覆

  第一批参与阳光财险筹备的,还有8个人。庄良和廖佳来自江苏保监局,刘红和于国宁来自山东人保,他们都是5月19日来到北京的,几个人认识后很兴奋。但是,在接下来的20日、21日两天,他们却没见着张总的人影,浑然不知发生了什么。

  而此时对张维功来说,何止是操心,简直是揪心、熬心,千回忐忑、万般撕扯。从5月19日12时到达北京,到5月23日16时,4天中张维功几乎没有睡觉,大脑不可抑制地高速运行。

  这4天是张维功的受难日,而他也几乎无人可以商量,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思考。

  这也是张维功“失踪”的原因。

  那些天他做了什么?

  细节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咬牙做了个颠覆性的决定:推倒重来,车子不要了,房子退了,股权随风去吧。

  遇到新问题就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不管有多难也不能妥协。抱着这样的信念,张维功去了保监会主席吴定富的办公室谈了半小时,他对定富主席说:我要调整股东。定富主席表示支持。

  此时,没有了退路:不能马上操作一个差不多是现成的保险企业,也不能退回官场继续做官,既没有钱也没有组织,张维功几乎以一个布衣白丁的身份重新创业——一场知本和资本的博弈开始了。

  选择的困惑

  不知道阳光事业的开创者们当时是否后悔过——事情远比他们想象的要难得多。

  张维功和他的助手们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广东、江苏、山东等地,接触大量意向企业,一天要见好几拨。

  到企业游说,要从最基层的办事人员见起,有时候在门卫那儿还得费半天口舌;要向企业提供招股说明书,要计算预期回报,要进行行业分析,要提出发展规划——只要企业有意向,这都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张维功当时想,不管国企还是民企,只要股权分散就好。他一直认为,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民营企业最有活力,最能接受新思想。所以,最初从民营企业中找股东。于是,张维功和助手们先后谈了170多家民营企业。

  然而,这个过程,也让他对民营企业的现状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为了寻求有长远战略思想的投资者,他又决定放弃民企,开始更多地接触国有企业。开始,他主要选择省属以下的国有企业,先后谈了近50家,但多数企业与阳光的追求有较大差距。

  那么,阳光要什么样的股东呢?

  阳光对股东的要求近乎苛刻:一是企业品质要好,要有实力、信誉;二要有投资金融保险领域的战略思想;三是领导者要有良好的沟通感觉;四是要放手让阳光按照市场规律经营。如此标准,怎不费力?

  穷途困境

  追求理想的人注定要为理想买单。

  看着北京早晨马路上的自行车流,张维功平生第一次如此羡慕这些赶早班的人,因为他们有工作可做。没有工作,对从来就有巨大工作热情的张维功来说,是残酷的惩罚。

  有一段时间,张维功经常是夜里一两点钟了,还独自一人在住所附近的陶然公园里转——要不要降低股东选择的条件,向现实屈服?而想到那些辞去令人羡慕的工作,而今也成为“无业者”的创业伙伴,他心中压力几乎难以承载!

  张维功有时候觉得自己累得快要支撑不住了,就对自己说:你不能垮。即便到了后来股东已经基本确定,他也不敢垮,因为股东们看中的是他这个人,如果他垮了,影响了股东,公司办不成了,跟随的员工怎么办?除非不得已,他尽量不出差,即便出差也尽量不乘飞机,他怕万一有闪失,对不起大家。

  坚持

  一决定换股东,钱没了,车也退了,张维功的两个存折全提出来了:一个18万,一个26万,这是他这些年的积蓄。整整8个月零2天没有发工资,买什么办公用品都是他们自己掏钱。

  为了省钱,阳光筹备组从星级饭店,搬到了陶然花园,又从陶然花园,搬到山东潍坊驻京办事处。低矮的茶几既是办公桌又是餐桌,多少份文件在上面起草,多少顿正餐盒饭凑合。

  为了追求,百折不挠,战胜自我,这就是阳光财险的原始动力,是企业原始文化的精髓。

  当时他们大量的工作就是给潜在的股东发传真,一开始用的是饭店的传真机,算下来发一份平均要花200多块,别提多心疼了,他们决定自己买一台。传真机是庄良花钱买的,这台传真机可是立了大功,一沓一沓的材料,一发就是半天、一天。立功的还有一台打印机,是于国宁自己花2400元买的。此时,连吃饭都不敢放开了吃,吃水饺都要一两一两地算,吃得一个都不剩。有时候大家觉得张维功太累了,想让他多吃点,多点个菜,张维功就会发火,庄良就被他骂过。

  最初参与筹建阳光财险的人有:庄良、石运福、廖佳、刘红、于国宁、李东辉、辛爱民、韩德伟。

  峰回路转

  多少个彻夜难眠,多少次艰难拜访,只要有一丝“峰回路转”,都是良好的开端。

  阳光最初透过云层的一瞬是中国石油

化工集团公司,即人们常说的“中石化”。此时,接触的企业已达389家。

  与国企接触,困难的不仅仅是在谈判桌上,还在程序上,比如见企业的一把手。与中石化第一次接触是6月15日,而张维功与中石化董事长陈同海见面是10月24日——整整4个多月。

  那天,张维功还是打车去的中石化,离得老远就下车了。按张维功的设计,中石化和其他股东一样,只能投2亿元股本,占不到20%的股份。中石化总经理陈同海说,他们对投资保险感兴趣,看好阳光的发展前景,但中石化有一个条件,所有股东都不能参与经营,公司要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原定他们只谈5到10分钟,先见个面,谁知谈得投机,投资阳光的各项事宜40分钟基本谈妥了。

  理想的成功

  理想的成功产生于数月的煎熬和磨难。但每一个理想成功的背后无不是殚精竭虑的思考,无不是基于几百家企业谈判的厚重铺垫!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等国字号大企业也依次加入,不同的企业对保险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企业对投资保险有不同的要求。说服、沟通、谈判中外运的总经理张斌说:做事儿不仅要看事儿,更要看人。股东们看中了做阳光财险的人!张维功和中铝的最后敲定也就是十五分钟的时间——大家彼此都是做事儿的人。

  现在,让我们看看阳光财险的股东阵势: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每一家不是特大型国有垄断型企业,就是国有行业龙头企业。

  新的起点

  至此,阳光财险的主要股东已然到位。

  2004年12月24日,中国保监会正式发文批准筹建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这时,再翻看已经签署的一摞摞文件上,各类鲜红的公章就有几百个阳光财险站立在一个新的起点,这个起点基础厚实,大柱子笔直——阳光财险为建起一个完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起点上,一批战胜自我、立志创业的专业人士已经聚集到一起。

  太阳就要升起来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