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7日07:27 三秦都市报 | |||||||||
本报讯 (记者 黄小春) 昨天,记者从省文化厅获悉,在近日公布的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告中,我省的秦腔以及宝鸡民间社火、安塞剪纸等在内的24项入选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告。2005年12月31日,文化部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公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公告”,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相关部门推荐申报的1315个项目中,501个项目被入选,公示期30天,如果没有异议,这些项目将正式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省推荐47个,入选24个。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以口传方式为主,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秦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由陕西丰厚的历史文化多元积淀而成。当中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后,秦腔在西北五省(区)便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这次我省秦腔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对古老秦腔剧种发源陕西,流播西北,以及在清代远涉京华,传至中原、东南诸省,孕育了诸多剧种(包括京剧在内)做出重大贡献的肯定,必将促进秦腔艺术的抢救和保护工作。而记者通过采访也了解到,如果顺利通过30天的公告,待国务院正式公布后,我省将全面开展秦腔的文物普查及保护工作,使古老的秦腔得到传承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