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保卫春节宣言”与传统文化的尴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7日07:54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过年是美好的记忆,这份记忆在逐渐消失吗?我们还会过年吗?”近日,河南民俗学家高有鹏教授在自己撰写的《保卫春节宣言》里质问。他认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非物质遗产”,在今天“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下,应注重对春节的“保护”。

  传统春节之所以日渐式微,有个调查或许可以说明些什么。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的
一份联合调查显示,对于现代人来说,传统的春节民俗文化已经不那么熟悉了。近半数的人表示自己过节期间会“放鞭炮”和“给晚辈压岁钱”,只有两成不到的人会“烧纸摆供祭奠祖宗”以及“写对联、福字”。春节活动趋向简单、实际,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们传统的民俗文化的流失。

  当传统节日以法定的形式出现时,传统节日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更多的是体现在法定休息日上面。不过,当非传统节日的法定假日和法定化的民族传统节日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只会磨灭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但是,如果传统节日还不法定化的话,若干年后,“过年”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也并非没有可能。在这个意义上说,传统节日法定化,能否保证不流于休息日或消费日的形式,就成了我们保卫春节的实质,假如不能,法定化的传统节日充其量只是拉动消费。

  回头再看,为什么诸如圣诞节和情人节等西方节日,是在没有法定化的前提下,就能够在中国开始盛行呢?这一方面说明了法定化传统节日,并不是从根本上扭转传统节日式微的充分条件,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的民族传统节日,已经面临自身生命力的更新问题。

  其实,春节的尴尬是中华传统文化尴尬境遇的一个缩影。我们常常因为标榜现代,而逐渐忽视了传统的魅力。我以为,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现代社会的和谐之源,是今天中国社会发展值得等待的一颗果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不仅仅是中国人对于制度和道德的独特理解,更是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的良方。这种和谐,在春节、元宵、中秋这些中国传统节日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只有个人的价值与合理需求,得到社会的认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够为整个社会体系的稳定提供个体保障。和谐社会的创造,才能得到社会关系的保障。

  春节是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积淀和再现,春节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春节是提升美好情操和培育丰富情感的熔炉。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日益失去传统文化内涵的春节还有多少年味?没有年味的春节还算是真正传统意义上的春节吗?相反,带有传统意味的春节往往不太受青少年的欢迎,倒是另类的西方节日虏获了绝大多数青少年的心,这不能不说是传统节日的一种尴尬表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