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陈水扁新年败兴痛煞人 台经济再次遭迎头棒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8日09:06 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1月8日消息陈水扁事前预告十分重要的元旦讲话,并未如外界预料那样宣示大幅开放两岸经贸政策,反倒逆势再度紧缩。结果造成2006年台股一开市就纷纷应声大跌,更跌碎了经贸业界的心。多方反映两岸经贸的危机,并未敲醒扁当局紧守锁岛的心态,未来台湾经贸除了自我设限,似乎看不到新的突破性发展。

  股市惨跌 新年迎头棒喝

  据台媒报道,陈水扁这篇看似将紧缩两岸关系的谈话,正值台湾经济达到五年来的最好状况。去年官方估计台湾的经济增长率为3.8%,失业率预估降到4%左右,而人均所得更将首度超过15000美元。结果陈水扁的这项宣示,无疑给市场投资人浇了一盆冷水。

  随着陈水扁讲话声势的升高,在大陆概念股的领跌下,加权指数却下跌了1.32%,盘中一度大跌124.31点,终场重挫了86.28点,最高跌幅超过了100点,使得台股单日市值蒸发了2063亿元新台币,平均每位股民付出了3万多元的代价。这当中尤其以观光股及大陆概念股所受到的打击最深,跌势也最重,观光类股指数平均跌幅超过6%,号子里骂声连连,投资人痛骂陈水扁是“空头总司令”、“秃鹰集团”。

  在2001年初所举行的全台经济发展会议中,当局根据陈水扁元旦讲话宣示的“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原则,已初步决定大幅放宽大陆投资产品项目。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过去这五年多来,人们没看到开放了什么,只见到许多有关两岸政策开放的支票纷纷跳票。而此次,陈水扁则干脆将“开放”和“管理”调了个儿。

  霸业未成 多少英雄扼腕

  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指出,台湾邻近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与制造市场,那就是大陆,从台湾到大陆,坐飞机只需3小时,航运只要5个小时,可是由于扁当局迟迟不开放,导致现在飞机去一趟要花8小时,就好像把台北搬到雅加达去一样,根本不符合台湾效益。

  同时,马英九也举出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的例子,认为扁当局如果早一点开放两岸三通,也许张忠谋早就在全球半导体业中称霸。相反的是,岛内有一大制鞋商,想要拓展业绩,因此转到大陆投资,结果现在果然就称霸亚洲。他强调,如果扁当局继续采取锁岛政策,会害死台湾,若是真爱台湾,就应采取对台湾有利的政策。

  此外,台湾学者朱云鹏也表示,以目前岛内的投资环境而言,已经无法再承受另一次的“新宪公投”或是两岸经贸政策紧缩,因为这些对台湾的经济成长来说都是“大利空”。虽然“新宪公投”的内容还没出炉,但任何一种新的政治措施都会影响经济表现,更何况“新宪公投”可能让台湾更为孤立,将使得正在被边缘化的台湾投资环境更为不利,因此陈水扁的这番谈话绝对会影响到今年台湾的经济成长,而且一定是负面的。

  报道指出,两岸经贸议题,应该区分战略、战术及技术层次来讨论。在战略方向确定之后,其余的战术及技术问题便可立刻迎刃而解。台湾地处亚太中心的地理优势,固然不会改变,然而台湾的经贸体制及人才的优势,以目前全球化的趋势来看,最多只能维持5到10年左右,因此这时候不能再继续坐而谈,必须起而行,积极争取有利时机,使台湾经济尽速脱离谷底。

  业界心痛 前景更趋黯淡

  报道称,大陆累计批准台商投资项目,依最新的官方统计为67700多项,合同台资金额870多亿美元,实际到位的台资410多亿美元。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和贸易顺差来源地。也就是近17年间,两岸间接贸易总额达到4770多亿美元,其中台湾贸易顺差达3200亿美元。

  在第一次“经发会”共识中,台当局曾取消“戒急用忍”政策,对两岸关系作“积极开放、有效管理”的调整。不过到目前为止,两岸关系也未见多大开放,相对在政治上的敌意,让台商深怕遭扣“红帽子”。因此,今年被称为决定两岸互动的关键年,岛内各界对二次“经发会”仍带有一丝期待,否则2007年又将进入选举热期,认为较难有讨论两岸议题的空间。

  然而,陈水扁却在今年的元旦讲话中,将“积极管理、有效开放”定位为未来两岸经贸政策的新走向。没有看到期盼多时的积极开放,人们都傻了眼,莫不大喊心痛。

  业界纷纷指出,台湾若要跟进区域发展,就要将人流、物流畅通,如果台湾对两岸政策仍采取紧缩,外资自会考虑跳过台湾,在其它地区设点,届时台湾在区域间的竞争力自会削弱。阻挡两岸经贸的开放,最终可能搞垮经济,除了所得倒退,投资减弱,产业加速外移,贸易转为逆差外,以现阶段扁当局对经济的愿景,实在看不出有何实质建树。(言恒)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