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女县长的乡村改良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02:52 东方今报

  兰考县南马庄村还有一个身份——兰考县南马庄经济发展合作社。这个身份与一位博士联系在一起,34岁的北京大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兰考县挂职副县长何慧丽。1月7日,本报记者走进南马庄村,虽然无公害大米在北京受到了冷遇,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该村村民却对无公害大米的前途格外看好。

  何慧丽塑造的现代村民形象

  范振宇,50岁,一位穿着西装的农民。他取出一张名片递给记者:河南兰考南马庄无公害大米协会会长。上面除了地址、邮编和电话号码外,还有南马庄的网址以及他本人的电子邮箱。在南马庄村经济发展合作社办公室里,两台电脑、一间隔开的图书室,墙上还挂着全县文艺比赛的获奖证书。在这间简陋的办公室里,曾来过美国大使馆官员、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国内“三农”问题专家,还有北京等地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自从成立合作社以来,1486名村民都成了见过“世面”的人。

  这时,在村子另一边,女子腰鼓队热闹地敲打起来了。村民说,成立合作社之前,他们十多年没开过村民大会,更别说什么文化活动了。“我们也有文化需要。”村民重复着何慧丽的话,也是他们的心声。

  带进步青年成立南马庄合作社

  何慧丽的研究领域是“城乡关系与农村发展”,研究的专业强调的是社会和谐、关注弱势群体,何慧丽长期参与由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主持的支农调研项目,并多次深入农村进行调查。2003年8月,何慧丽来到河南省兰考县做了一名挂职副县长,开始对兰考农村进行自己的乡村建设改革试验。

  付玉平曾担任过南马庄村村民小组组长,后来“下海”养猪,引进优良品种后带领当地农民致富,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威望。兰考发展沼气池项目时,别的村都不要,他和本村书记张砚斌却跑着申请,他们给县农业局领导留下了很深的印象。2004年7月,何慧丽带领三义寨乡南马庄村村支书张砚斌、仪封乡胡寨村经济能人王继伟等到河北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学习。2004年8月,在葡萄架乡贺村,何慧丽请专家给农民培训,南马庄参加培训的有张砚斌、付玉平等4人。2004年8月,贺村成立了兰考县首家农村综合发展合作社——贺村合作社,付玉平等人萌生了搞合作社的想法。2004年9月16日,南马庄村合作社正式成立,合作社设立了社员资金互助会、养殖协会、食用菌协会、无公害大米协会等。

  大米协会的艰难创立

  食用菌项目投资大,受资金限制没搞成;养猪又受到流行病的威胁,风险大。从当地资源优势出发,南马庄村农民想到了水稻。往年到三义寨乡收购稻子的小贩很多,当地的水稻供不应求。兰杞干渠从南马庄村村头流过,黄河水浇灌的大米营养很丰富。合作社成立后,被学校清退的民办教师周孟奇被选举为理事长,付玉平以高票当选为副理事长。无公害大米协会也产生了自己的会长,原南马庄村村委会计范振宇。

  无公害大米协会需要社团登记,还要申请注册商标、进行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 据当地农业局领导说,全部跑下来得花2万元左右。这就要大家入股一起干,他们算了一下,加入协会的每户要交200元。农民不怕出力,要出钱都不愿意。那段时间,何慧丽三天两头跑南马庄,给村民打气,请专家指导,为申请注册商标和认证的事情四处咨询,为无公害大米的产生铺路。村民说,没有何慧丽就没有无公害大米。同时,何慧丽从农业部成功申请到了10万元资助。这些钱可以花在注册登记费用、技术培训、包装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如果说谁投资谁受益,这就是6个人的“鑫合”牌无公害大米了。但付玉平说:搞合作社并不是几个人想成为富翁,干成了也是大家的事情,协会提出让所有的人都参加进来。如今南马庄村加入大米协会的共有180户,有不少外村人也加入了协会。

  村民需要何慧丽这样的干部

  “她朴素开朗,敢抵制不正之风,还没有官架子。”“她经常到村民家吃便饭,走的时候要给5块钱,从来都是这样。”“她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共产党干部的形象。”“敢想敢干,何慧丽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我们就需要她那样的干部。”……

  耿德亮是一个小饭馆的老板,他说何慧丽经常到他那里吃饭,吃豆腐皮、青菜,一碗面条,非常简单。村民说,外出学习时,何慧丽和村民一起吃咸菜、喝稀饭,参加义务劳动。县里每个月发给何慧丽1500元的补助,她认为这补助是让她干工作用的,补助就是报销,在兰考得到的她要全部反哺给兰考农民,所以她总是花自己的钱为合作社社员办事。

  记者到三义寨乡采访时,发现该乡领导的手机彩铃很有特色,里面说的是“三义寨无公害大米”如何好。三义寨乡副书记、乡人大主席朱郎笑着说,大家都很关心大米的销路,希望能多渠道地为村民搜集相关信息。

  朱郎评价何慧丽:她博学多才、办事执著,有为民请愿的味道,和农民的感情极其深厚。有些事在有些人看来是小事,她会认真去做。不久前她还在北京推销兰考农民的十二生肖工艺品,细微之处能见一个人的精神。但因为她是个书生,面对市场就束手无策。

  大米协会会长范振宇告诉记者,700多吨大米已经卖出了40吨左右,到新稻子收割时把剩余的米卖出去都不晚,所以他们不急。他认为现在受市场冷落是因为着手晚了,牌子还没闯出来。范振宇说:“我们的无公害大米刚刚通过了绿色产品证书,绿色食品标志很快就可以贴到袋子上,销路肯定没问题。”

  发展合作社可能写入兰考县十一五规划

  记者从南马庄经济发展合作社的计划书上看到,2005年南马庄示范种植3000亩,完成销售任务;2006年种植1万亩,生产3500吨大米;2007年种植3万亩,生产1万吨大米,每亩实现增收200元。

  无公害大米协会成功通过无公害大米的产地认证和产品认定,申报了商业条码,注册了商标。千百年来,“兰考大米”第一次得到属于自己的名字——“鑫合”。与此同时,这个村还带动三义寨乡建设标准化无公害水稻基地,并被农业部确定为示范基地。近日,兰考县一位政协副主席在电话中告诉何慧丽,建设南马庄经济发展合作社,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水稻可能写入兰考县十一五规划。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