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打造产业集群 实现工业新跨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06:26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记者张小军实习记者于婷实习生秦立军)昨日,2006年成都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据预计,2005年成都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9亿元,增长24.1%,增速创近10年最好水平;今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包括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等。

  市委副书记刘宏建出席会议,并就今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提出具体要求:鼓足干劲,真抓实干,全面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市委常委、副市长朱志宏总结了2005年工业工作,并对2006年工业工作作出安排。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平国,市政协副主席孙家羱,市长助理、市国资委主任周学文等出席会议。

  总体思路

  实现工业新跨越

  2006年工业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抓住省委实施“工业强省”的机遇,认真贯彻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按照“加快产业发展年”的部署,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项目为抓手,以园区为载体,强化工业招商引资,打造产业集群,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提升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实现工业新跨越。

  主要目标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

  今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完成工业投资460亿元,技术改造投资3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28%,工业实际利用外资6.3亿美元,到位国内市外资金2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和30%。

  为此,我市确定了包括推进重大产业化项目等八项具体的重点工作,来全面促进我市工业的快速发展,部分亮点有:

  ■对80万吨乙烯项目加大推进力度,尽快开工。

  ■启动“三年千家”微小企业成长培育工程,力争2006年培育200家微小企业成为规模以上企业。

  ■着力打造以西门子、中兴通讯、三零集团、金山等企业为核心的企业群,形成软件产业集群。

  ■抓住“欧洽会”在我市召开的契机,策划好欧洲工业园区的招商;以泰国为重点,积极推进与东盟国家的投资与合作;围绕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抓好印度软件企业的招商。

  ■积极推进成都一汽项目开工建设和尽快投产,支持四川丰田引进2.7升霸道越野车和柯斯达车改型。

  ■加快川苏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推进成都·泰国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建设,启动欧洲工业园建设。

  ■全面启动成都航空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和新都、龙泉驿、双流、青白江物流中心建设,尽快形成核心区域。

  今春开通第二条国际货运航线

  据了解,成都将继开通至法兰克福国际货运航线后,开通第二条国际货运航线,该国际货运航线将从韩国首尔飞经中国成都、印度新德里、比利时布鲁塞尔一线往返。“该航线的开通将直接加强成都和韩国经济贸易的交流,同时也将间接促进成都与印度在IT技术方面的经验交流。”市经委工作人员介绍,此航线预计在今年二三月正式起航。它将是成都首个作为中转站的国际货运航线。

  2005年工业利润增幅排第1

  记者从会上获悉,据预计,2005年成都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9亿元,增长24.1%,增速创近10年最好水平。1~11月,全市工业实现利润72.15亿元,增长3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8.45和1.85个百分点;利润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6.5和5.3个百分点,增加值和利润增幅在副省级城市分别居第3和第1。

  主导产业:四大主导产业共完成增加值297.56亿元,同比增长25.9%,占全市的59.8%;

  民营工业:民营工业共完成增加值335.59亿元,同比增长41.1%,已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重要力量;完成工业投资343.2亿元,增长78.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27.6%。

  招商引资:2005年全年,共引进工业招商引资项目1450个,全市工业合同利用外资13.94亿美元,占全市的46%;实际使用外资4.91亿美元,占全市的34.5%;工业实际利用内资207.37亿元,占全市的48.7%。

  集聚态势:预计2005年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7亿元,新引进规模以上企业320户,工业集中度达到58%。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