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罗先锋:新农村的先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06:52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颁奖词:一位普通的农民,被专家誉为养蚕业的一盏明灯。他带领乡亲改造栽桑养蚕技术,像春蚕一样编织富裕生活。

  2000年6月的一天,中国工程院院士、蚕桑科学权威向仲怀来到南部县碾垭乡佛祖沟村,看望一个名叫罗先锋的农民。

  “你为啥敢冒这么大风险?我们推广的技术是两天除三次沙,你竟敢从中蚕到大蚕不除一次沙,依据是什么?”向仲怀问。(注:除沙,即打扫蚕粪。)

  “除沙的目的是为了蚕儿不受湿,不感染。我的省力化蚕台建在敞房里,通风好,蚕台上铺有纸,能吸水,挥发快,加上坚持每天用鲜石灰消毒,完全能保证蚕儿不受感染。”罗先锋有板有眼地答道。向仲怀连连点头:“了不起,不愧是‘蚕业大王’!”

  两年后,罗先锋建起一个以碾垭乡为中心的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南部县先锋蚕业生产合作社,覆盖周边6个乡镇、30个村、2万余户,年养蚕18750张、产茧70.5万公斤、销售收入1212.6万元。

  三大发明破解蚕农困惑

  南部县蚕农都面临困惑:蚕儿成活率低,结茧率不足50%,单产只有20来公斤,而且成本高,养一张蚕需投入486元,而收入仅400元左右,不赚倒赔。

  罗先锋通过对比实验发现,饲喂有机肥和氮、磷、钾肥种植的桑叶,蚕儿结茧率可达90%以上,单产突破40公斤。在种桑方面,罗先锋还发明了“小苗定植移栽、地膜覆盖、一步成园技术”,过去三四年的工作,现在一年就可以完成。使用省力化蚕台后,根本不用除沙,以前养一张蚕要投入15个劳动力,现在只需5个。这三大发明,一举解决了多年困扰蚕农的问题,还被写入西南农业大学教课书。

  合作社颠覆传统生产模式

  2002年初的一天,罗先锋告诉妻子,自己准备创办先锋蚕业生产合作社,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广大蚕农。“自家的102亩桑园、400张蚕还管不过来呢,还去管别人?”妻子不解。“一个人富不算真的富。”罗先锋说服妻子。

  蚕业合作社变革了传统的小生产模式。罗先锋显出过人的经营头脑。他采取技术承包的方法与碾垭、寒坡等6个乡镇1万多户蚕农签订了《栽桑养蚕技术承包合同》,只有蚕茧单产达到30公斤以上,才会收取每张9至12元的技术承包费;达不到30公斤,分文不取。很多蚕农把合同书和自家的存折放在一起,合同就是钱哪,他们说。

  一家一户的蚕农无法与收购企业抗衡。罗先锋把蚕茧集中起来,实行契约销售,叫做“联合营销制”。联合起来的蚕农在市场上有了话语权和竞争力,蚕茧价格由原来的8、9元一公斤,增加到18元一公斤。

  租赁经营制、股份合作制、双向培养制,2万多蚕农与先锋蚕业生产合作社的合作方式灵活多样。社员可以桑入股,种桑积极性大增。在罗先锋的带动下,南部县78个乡镇中有51个乡镇发展了蚕桑,带动6万余户农民栽桑养蚕。

  ■本报记者孙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