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平价医院路不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09:12 解放日报

  新闻提示

  昨天,打出杭州首家“平价医院”旗帜的中兴医院正式开张营业。医院给出的“平价”承诺是:所有常规药药价低于省市公立医院10%—30%,所有普通门诊挂号一律免费,所有诊断治疗过程及收费全部公开。

  近年,医院平价风越吹越劲:上海海江医院、浙江衢州雪荣医院、湖南长沙阳光医院等纷纷挂出平价牌子。对此,有人称道,有人质疑;有人认为,平价医院受到的关注度还不够,有人却认为平价医院受到了不该受到的关注。

  平价医院平在哪里?

  什么才是“平价医院”?一般认为,平价医院的参照系为省市公立大医院,与他们相比,药价低、诊疗检查费用低,是为“平价”。

  浙江一家“平价医院”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人们多数认为平价医院只是“噱头”、炒作,靠表面上的低价吸引病家,暗中在其他环节“补足”。他承认,的确存在这种情况。比如B超,彩超和黑白超价格差别很大,广告时却不说清楚;同一种药,厂家、品牌不一样,进价也不一样,医生开药时可选择便宜的,但疗效怎么样,就不好说了。

  衢州雪荣医院院长刘雪荣说,靠这些“暗招”是长久不了的,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说到底还是疗效。真正的平价医院应该是面向低收入人群,相对合理的收费,“性价比”较好的医院。雪荣医院医生少、规模小,为了吸引病人,医院的药价与市场上平价药店的药价持平甚至更低,在B超检查、化验、手术费用等方面则比一般医院下调10%以上,有一阶段甚至打出“住院1元1天”来促销,如此一来便吸引了大批低收入市民还有当地的不少民工。

  “平价只是一种市场定位,而这种定位还是大有市场的。”衢州雪荣医院院长刘雪荣说。

  平价医院路不平

  记者采访的几家平价医院都有两个相同的特点:都是民营医院,规模小,机制相对公立医院要灵活,没有历史包袱,管理者就是一线医生,管理成本低;采取直接从厂家采购药品的做法,并签定长期协议,采购销售过程省略了许多的中间环节,进货成本低。这两个特点也是平价医院之所以能够“平价”的原因所在。

  但是,在采访中发现,平价医院“价平路不平”,他们都没有流露出“经营状况良好”的意思,几家医院的负责人坦承“勉强维持”。前些年创办的,也鲜有成功者。为什么医院一旦“平价”生存之路就难平呢?

  无锡一家三甲医院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平价医院在价格上确实吸引老百姓,但是在治疗、设备等方面和大医院还是有差距的,人们看病还是觉得大医院有保障,信赖大医院多一些,平价医院长期的客源难以保证。

  杭州“民工医院”———崇一门诊部的赵华琼说,平价医院多数难以为继,并非都是“平价”惹的祸。医院选址、内部管理、宣传等哪一个环节处理不好,对医院的经营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无锡市医院管理中心主任杜寿强说,最根本的原因,是目前我国的医疗体制未充分考虑医疗行业高风险、高技术难度等因素,在整体上低估了医疗服务的价格水平,导致药品收入成为医院主要的收入来源,形成“以药养医”的局面。在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公立大医院如果立刻医药分家,没有了药品收入,肯定都难以为继。平价医院主要靠大幅度降低药价来实现“平价”,而现在又受到众多平价药房的竞争压力,这一块收入更少了,因此困难更大。

  不能承受之重

  当平价医院星火点点时,很多人希望它们成为继平价药房之后的又一条“鲇鱼”,搅动冰山一般的医疗市场,形成竞争的燎原态势,从而解决“看病贵”的问题。业内人士却指出,这不是平价医院应该承担的重责,也不是靠它就能解决问题的。目前看来,平价医院对医疗市场并没有造成明显的“鲇鱼”效应。

  在杭州转塘镇打工的老王在一家三甲医院排队等了一上午,记者问他,有平价医院开张了,会去看吗?他说,还是大医院放心。

  另一方面,大医院也在降价。2005年10月,江苏省卫生厅发布省内医院统一调价方案,归并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大型仪器检查费用,CT等价格下降一半多。但这和“平价医院”毫无关系,并非市场竞争的结果。降价后,病家纷至沓来,给医院造成不小压力。而江苏几家平价医院的日子更不好过了,其中一家负责人称,“我们还没登上竞争的台面,就更被甩在后面了。”

  2006年第一期《求是》杂志刊载卫生部部长高强的文章,他认为,当前我国卫生管理体制、机制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公立医疗机构垄断的局面还没有改变,96%的医院是公立医院,政府、社会、个人多渠道发展医疗服务事业的局面没有形成,医疗机构之间科学有序的竞争没有开展起来。

  无锡市卫生局局长王爱国说,平价医院的意义在于它能适应一部分人群的医疗需要,是构建多层次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公立医生、贵族医院,也应该有平价医院、慈善医院。对于平价医院,政府应该鼓励扶持,使之遍地开花,形成规模,这样才能真正参与到医疗市场的竞争中来,发挥它更大的作用。

  本报记者 杨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