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本报获促进性别平等媒体奖 与央视等主流媒体同获殊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10:23 云南日报

  “由于春城晚报在关注弱势妇女群体的生存状况和法律权益方面的积极贡献,经专家投票决定,授予‘2005促进性别平等 专家推荐媒体’奖。”7日,本报与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等8家全国主流媒体一道,从在北京举办的盛大颁奖典礼上领回了这份具有特殊意义的全国大奖。

  据了解,这一全国年度大奖,由中国妇女报社、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人民
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联合发起,旨在通过评选在不同方面为促进社会性别平等表现突出的媒体,并向社会推荐,鼓励媒体关注性别议题,提高报道水准,推动公众关注媒体的性别表达,优化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的意识环境,协助创造有利于性别平等的舆论环境。

  评委会的15位专家悉数到颁奖现场为获奖媒体宣读推荐理由。他们全部是新闻传播及性别研究方面的知名专家。

  这次活动的关注对象是全国各地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包括报纸、新闻杂志、电视台电台新闻及专题节目。经过3个多月的媒体监测,有全国30家媒体进入专家视野,经专家独立评审,最终票数过半的8家媒体(节目)当选。除本报外,还包括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央视新闻调查、中国新闻周刊、新疆经济报、央视百家讲坛、星期日新闻晨报。本报关于预防艾滋病的“同伴教育”、母婴阻断技术、艾滋遗孤的报道,对少女意外怀孕救助中心、女子侦探社的关注,以及对被拐妇女历经20年艰难返乡告人贩的追踪等,由于以独特的人情、人性化角度,倡导社会性别意识,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因此成为极少入选的地方主流媒体之一。

  新闻延伸:

  “2005促进性别平等 专家推荐媒体”活动推荐辞

  春城晚报:促进性别平等 扶助弱势群体

  关注弱势妇女群体的生存状况和法律权益,多次向受贫困、暴力、艾滋病影响以及残疾的妇女和女童伸出援助之手,通过追踪报道,运用舆论力量推动问题的解决,发动社会捐助,帮助受害者重建生活。

  中国日报:促进性别平等 关注妇女权益

  在向世界介绍中国,用中国的眼光看世界之时,关注社会性别和妇女发展,注重从权利的角度展现妇女问题;深入而建设性地从干预角度揭示权益问题的实质,特别是有关反对性别暴力的报道。

  中国青年报:促进性别平等 维护社会公正

  在对社会公正的不渝追求中,以灵敏的新闻视角,关注女性作为社会有生力量的多种贡献,以及青年女性的权益问题;在众多有影响的报道和言论中,闪现出女性的智慧和勇气。

  新闻调查:促进性别平等 传递边缘声音

  注重均衡地采用两性被采访人的经历和观点,通过严肃、深入的采访,让来自社会底层和边缘群体的妇女发出自己的声音,在为时代留证的过程中,记录下女性和性别关系中令人震撼和深思的内容。

  中国新闻周刊:促进性别平等 重视女性参与

  改变时政新闻的男性面孔,让女性同样成为各类话题的权威发言人,多次从女性的视角对参政、就业、教育等国内国际热点议题进行深度报道,管理层中有相当数量的女性,女记者承担着重要的报道任务。

  新疆经济报:促进性别平等 书写普通妇女

  注重吸纳和培养少数民族女记者;通过不拘一格的报道方式,书写各民族普通妇女的鲜活人生,朴素而真实地活画出她们的心路与感受,用感情的共鸣搭建被采访者、记者、读者沟通的桥梁。

  百家讲坛:促进性别平等 传播学术之声

  在女性仍然不占学界主流的情况下,为一批女专家和女作家提供了相当的话语空间,结合学术研究与大众欣赏,给予性别议题一定的关注,为传播社会性别研究和实践的成果,引导社会反思性别文化作出了值得重视的贡献。星期日新闻晨报:促进性别平等 创新报道视角

  大量报道国内外妇女生活、妇女运动和性别平等的政策;通过广泛的选材、新颖的报道视角和灵活的写作手法,将性别平等理念和社会性别意识贯穿于清新可读的报道之中,帮助读者打开视野,在获得信息和休闲的同时思考自身的性别境遇和身边的性别关系。

  新闻背景

  “促进性别平等媒体”奖的由来

  “团结合作,实现性别平等、发展与和平”,纪念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十周年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于去年8月31日在北京一致通过了《北京+10宣言》。联合国、各地区、各国都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评估纪念活动。“妇女和媒体”是北京世妇会上确定的12个重大关切领域之一。为纪念《北京+10宣言》,以近年来在媒介与性别领域的研究与倡导工作为基础,开展了“2005促进性别平等 专家推荐媒体”的评选活动,本次评选活动邀请了新闻战线的15位评委,具体名单如下(按姓氏笔画排列):

  卜卫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

  王秀琳原中国妇女报总编辑,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

  卢小飞《中国妇女报》总编辑

  艾晓明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刘卫东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刘伯红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宋小卫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

  张抗抗著名作家、全国政协委员

  陆小华新华社《中国记者》杂志主编

  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郑保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胡正荣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任

  凌志军 《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作家

  展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主任、教授

  郭镇之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记者 黄红文(春城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