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财富精神,还是贫穷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16:48 新世纪周刊

  -撰文/陈劲松

  在探讨什么是“财富精神”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贫穷精神”

  我总觉得我们有关财富精神的一些说法,看上去十分可疑,好像在哪里见过。比如“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思路决定出路”、“标杆学习”、“拼搏精神”、“经营
智慧”、“学习型企业”……它们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思想决定一切”、“学标兵,树新风”、“战天斗地”、“灵魂深处闹革命”、“活到老,学到老”又有什么区别?上了点 年纪的人都清楚,这些口号震天响的时候,中国人有多贫穷。现在又用它们来指导致富,这不能不令人怀疑是瞎闹。

  那么什么是“财富精神”呢?我觉得目前首要的工作是说清楚什么是“贫穷精神”。既然目前是中国人史无前例的富 足时代,可见我们曾经经历了多么漫长的贫穷时期呀,说清楚“贫穷精神”中国人最有资格。

  “贫穷是一种生活状态”这是迄今我看到中国人对于贫穷最客观的反省,说这话的人是王小波,可惜他走得太早了。 研究贫穷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被印度人拿去了之后,我一直为

中国经济学家感到遗憾,或者说害羞。我觉得我们不能置贫穷于不 顾直奔财富。因为贫穷不只是一种生活状态,它还是一种精神。本着贫穷的精神奔向财富就会闹出很多笑话。

  除了经济学家的产权之类的制度研究之外,在精神方面——也就是大多数人的信念、共识和习惯方面,总结贫穷的规 律,才能更好地认识财富。

  “克勤克俭地以人代工”是中国人“贫穷精神”的第一要旨。勤俭节约和刻苦精神本来是一个好美德,而一旦用以取 代工具,而且以此为荣,以此为乐,就显得特别傻。

  王小波先生曾经举了一个例子,说文革时期,他下乡的农村人们把驴子杀了吃肉,然后用人取代驴来运粪上山和推磨 ,用以解决“铸就铁肩膀,练成一颗红心”。

  我们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吃苦耐劳,是不是现在就改变了这种“贫穷精神”了呢?

  就拿房地产说事吧,国际公认真实的数据信息,是房地产的重要工具,有了详实的数据,我们就可以根据业已研究出 的理性规律来判断并指导实践。而我们偏不公开信息,而且还要用“

物权法”来立法保护,在没有可靠数据的情况下,当然也 就不能用工具说话,于是我们就只能靠大量的人力去摸数据,猜数据。靠脑力激荡和大量的会议和论坛来讨论市场的走向,靠 呼吁和人多来判断民意。

  “贫穷精神”还体现在它的财富观上,我们相信机会、偶然因素和独门秘籍,这可能与中国人太多,贫穷的历史太长 有关。

  我们就是不相信,一个行业可以整体地财富起来,只要大家都守规则,就像老外那样。我们认为那样不聪明,太傻, 怎能致富?怎么能有普遍的财富规律,必然的致富之道?如果这样,聪明人怎么办?

  这种贫穷的财富观,集中体现在中国的经典文学上,且不说四大名著,其实金庸先生的小说就是这种精神的极致演绎 ——多么潇洒、多么富有细节、多么戏剧性且引人入胜地破坏规则、寻找独门绝技、自我修炼、了解个人恩怨情仇、拉帮结派 、沧海桑田的环境变换与情意绵绵,私了与大堵,大输与大赢……

  “贫穷精神”的第三个特征是寻找有利于自己行动的借口上,比如在房地产界流行的一句话“还要火上20年”,有 些人说15年,当然还有更火地说“不够,应该加上一个零”。

  给自己找有利于自己的说法,这方面中国人天下第一,我们历史上就这样。不要说历代皇帝用孔子的说法来统治天下 ,就是太平天国也要引进“上帝”为中国人指路,洪秀全刚定位是上帝的兄弟,杨秀清跟着就上一个档次是上帝的叔叔。就像 今天房地产一样,你是皇御苑,我就是帝景园,你刚给五星级的家,我立马就七星,而且是文化

豪宅

  我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富强之路,取决于邓小平先生的对中国当时现状的深刻反省,取决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 期的思想启蒙运动。所谓“知耻而近乎勇”,才有了今天的整个民族的小康。

  目前对不利于自己的言论一概置之不理的态度,我怀疑是小富即安的“贫穷精神”的复苏,并且是在精神上对改革开 放的背叛。

  应该清理一下自己,如果总结一下教训;应该反思我们贫穷的原因,如果这是反思不是推卸责任;应该重视规律和学 习人家的经验,如果不是强调特殊性。

  然后,我们就有可能接近“财富精神”了。

  (作者为世联中国董事长)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