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面塑传人:捏出“面犬”赠春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02:42 北京晨报

  在见到张宝琳之前,记者已经听闻他是“面人郎”的弟子、面塑界的权威,曾被美国媒体称为“变人的魔术师”。直到近日,记者走进羊肉胡同他的家庭作坊,才真正了解到这位面塑艺术家的人生和不懈追求。

  指甲油使面人变翡翠人

  为给今年的春节晚会献礼,张宝琳正在赶制十二生肖。狗在今年唱主角,记者在张宝琳的桌上看到许多刚做好的不同类型的狗,有京叭、拉普拉多等。张宝琳告诉记者,他更热爱制作各式各样的历史人物,还有佛、道、儒家的文化人物。在他家作坊的陈列台上,孔子和圣诞老人紧密地靠在一起,王熙凤和千手观音相互对视。记者还发现,其中有两尊观音通体碧绿透彻,像是用翡翠制作而成。张宝琳称,这是他琢磨出的技术——在面人上薄薄地涂一层透明指甲油,就有了翡翠的效果。“在制作过程中会遇到面人开裂等问题,我发现只要在面里揉入蜂蜜就可以防止开裂,这些方法都是在制作中慢慢体会出来的。”

  从烟盒里找模仿的图案

  由于父辈从事演出搭棚工作,很多艺人都成为张家的座上客。当时,与“天津泥人张”齐名的“北京面人郎”也经常光顾张家。“从小我就趴在桌边看他捏面人,面人的逼真和动人让我非常感兴趣。”张宝琳指着家中的八仙桌告诉记者,“就在这张桌边,我拜他为师傅,开始学习捏面人。”

  1970年,中学毕业的张宝琳正赶上“文革”。十几岁的张宝琳一边在工厂干活,一边耐心地寻找可以用来做模仿的图案。“当时几乎所有的仕女图都被烧毁,我就从别人手中购买保留下来的烟盒,因为那里面藏着洋画。”张宝琳那时还发现颐和园的长廊上有很多古代人物图像,“我在纸上模仿着画这些图像,记忆下来回家捏面人。”

  回忆起当时的学艺经历,张宝琳现在仍感慨万千。“民间艺术曾在一段时间里淡出人们的视线,如果没人继承,它们就只能默默地消失了。”张宝琳说。

  外国总统称赞“形神逼真”

  张宝琳回忆,他第一次去国外展览的现场只能用“水泄不通”来形容。他一边讲述人物故事一边捏出面人,在场的外国人无不惊叹。当时,一位70岁的老医生请他捏一个中国医学界权威。张宝琳一边讲述李时珍的故事,一边在1小时内捏出了名医李时珍的形象,老医生连连感叹:“中国的面人艺术真是神奇无比。”

  从塞拉利昂总统到钢琴家里查德·克莱德曼,他们给予张宝琳面人的评价都是“非常逼真”、“形似神更似”。

  晨报记者 周萍 线索:王先生

  晨报资料

  面塑艺术

  有实物考证,出土过汉代面塑造型,文字记载在北宋时期,“民间用面塑造花鸟鱼虫、祭祀、做供品等”。面塑产自陕西、山西、河北等地,又称面馍、花馍,用面捏出各种造型,当时是为了给吃饭添加新形式,此后山东将其发展成固定的玩具形式,北京引用进来后,被清朝宫廷当成固定的玩具形式,有宫廷匠人专门制作给皇族玩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