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步迈向新五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09:24 长沙晚报

  编者按

  听谭仲池市长的报告,令人产生一种振奋、升腾一股豪情:已经走过的“十五”,是长沙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我们登上了一个崭新的平台;迎面而来的“十一五”,是长沙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将迎来更加灿烂的前景。

  

大步迈向新五年

  再过五年,长沙山水洲城的特色和魅力将更加凸现。余志雄 摄

  “十五”:最快最好

  综合实力全国第9

  长沙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突出兴工强市战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持第三产业发展优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整体提高,步入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长沙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9位。

  精彩点击:

  GDP 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17亿元(预计数,下同),同比增长15%,“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4.8%,五年翻了一番,占全省比重达23.3%,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位前移2位。

  工业 经济规模实现翻番目标,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85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5%。

  农业 发展后劲明显增强,近两年免征农业税和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2.47亿元,落实各项农业政策直补资金1.68亿元,200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90亿元,年均增长5.5%。

  三产 第三产业稳健增长,200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0亿元,年均增长14.7%,增幅位居全国前列。

  财政 地方财政收入提前两年实现“十五”计划目标,2005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39.38亿元,五年增长了3.94倍,年均增长31.53%。

  投资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5亿元,年均增长35.2%。

  收入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2300元和4600元,年均增长10.3%和9.4%。

  结构竞争力全国第3

  长沙始终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优化产业、所有制和投资结构,发展壮大开放型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经济自主增长能力不断增强,结构竞争力显著提升。在全国50座主要城市竞争力排名中,长沙结构竞争力位居第3位。

  精彩点击:三次产业比由2000年的10.3∶38.9∶50.8调整为2005年的7.6∶44.1∶48.3;2005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1.6%,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580亿元;动漫原创产品产值占全国二分之一;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比重达50.2%;2005年全市非国有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0.2%。

  城市规划能力全国第7

  长沙始终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城市建设与管理并重,注重拓展新城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相结合,走城市经营之路,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城市规划能力居全国第7。

  精彩点击:2005年建成区面积达153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达206万人,城市化率达53%,五年提高8.4个百分点;人居环境大为改善,2005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7.7平方米,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27.2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达67.1%,8个区县(市)通过国家生态示范区验收。

  实事办得多

  长沙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得到切实实现、维护和发展。

  精彩点击:近两年,全市共投入资金60多亿元,实施了省市八件实事工程;2005年市本级新增财力的71%投入到民本民生;五年累计新增就业35万人;近三年转移农村劳动力231万人;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启动农村低保工作;在中西部省会城市率先推行人才居住证制度。

  知名度和整体形象提升

  长沙始终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努力创建文明长沙、平安长沙和诚信长沙,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使长沙的知名度和整体形象日益提升。

  精彩点击:五年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23件,制定政府规章36件,办复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及政协委员提案2749件;我市被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两度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市;成功举办了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等重大赛事和节会活动。

  政府能力增强

  长沙始终坚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和制度创新,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政府领导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精彩点击:制定并实施了政府工作规则和重大事项公示、政策性减免规费集体审批、价格决策听证等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行政审批项目1076项,向社会公布了市级行政许可实施项目目录;建立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率先推行行政问责制度;全面推行财政体制改革,五年市本级审减基建预决算70亿元,全市政府采购节减11亿元。

  “十一五”:瞄准新目标

  主要目标

  “十一五”时期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5%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5%左右,五年累计直接利用外资56亿美元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和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城市空气环境污染指数年均值保持在94以内,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

  

大步迈向新五年

  3个理念

  为确保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牢固树立三个理念:一是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二是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三是坚持和谐发展的理念。

  主要举措

  关键词一:又快又好

  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继续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型服务业,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围绕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促进产业发展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重点制定实施产业用地、水耗、能耗、环保、就业容量等方面的标准,按照循环经济模式加强对工业园区和主导产业的建设改造。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现代产业。重点培育工程机械、汽车制造、家电等优势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信息服务、现代物流、金融证券、会展等新型服务业;大力发展优质水稻、优质茶叶、花卉苗木、优质水产等优势农业;发展壮大媒体传播、出版发行、动漫游戏、文化旅游、娱乐休闲等文化产业。

  关键词二:新农村

  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大对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投入的比重,统筹规划建设城乡公共设施、居住社区、产业布局和生态环境。加快小城镇建设,全面启动村庄整治工程,重点加快乡村公路、安全卫生民居、农村新能源开发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农村水利、电网改造、沼气建设力度。创新劳务经济发展新机制。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切实加强对农民的法律、科学文化和专业技能培训。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大病医疗救助等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制度。

  关键词三:城市品位

  着力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城市整体功能与品位。重点开发建设“一江两岸”、“四大组团”、河西新城、星马新城、城南新区,推动星沙、望城与主城区的全面对接和深度融合,加快浏阳、宁乡两个卫星城市建设。重点抓好霞凝港三期工程、火车南北货站迁建工程、引水及水质环境工程、黄花机场扩建、城市轨道交通、城市防洪圈和城市生态圈等重大项目建设。切实保护利用城市绿地、山体、水体等自然资源,重点保护好岳麓山、湘江、浏阳河等城市生态功能区域,加快湘江滨水区改造建设。全面开展清洁能源行动,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

  关键词四:外向型经济

  着力深化体制改革,努力扩大区域合作、对外开放和对外交流,提高外向型经济的层次和水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加快培育和发展要素市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全面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改革。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重点引进战略投资者,积极拓展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发挥长沙在长株潭城市群中的核心增长极作用,推动与武汉协作区、泛珠三角和中西部各省市的互动协作。

  关键词五:和谐长沙

  着力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努力构建和谐长沙。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加强诚信长沙建设。努力扩大就业,加大对失业和特困群体的就业援助力度。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和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切实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启动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逐步推行义务教育免费制度、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资助制度。开发人才资源,发展各类人才市场。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农村卫生资源配置。深化平安长沙创建工作。开展"五五"普法。切实抓好信息化条件下的全民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国防后备力量和人民防空建设。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文明诚信、团结友爱、社会进步的和谐长沙!

  前景展望

  展望一: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作用将更加显现。经济规模和质量将跃上新的台阶,地区生产总值达2800亿元左右,约占全省28%,人均GDP达到40000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接近300亿元。

  ·基本建成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工程机械等三大优势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等三大新兴科技产业产值达2000亿元。

  ·基本建成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形成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330亿元左右。

  ·基本建成区域性优质农业中心,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走在中部前列,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700亿元。

  ·基本建成区域性文化产业中心,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开发,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产业知名品牌。长沙作为经济繁荣、产业发达、辐射力强、科技文化商贸优势明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将更加突出。

  展望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展现新面貌。全市城市化率达61%。

  ·县乡公路全面实现硬化改造,通村公路硬化率90%以上。标准化学校比例大幅提高。完成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建设和村卫生所改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市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全面实现。基本完成500个以上村庄的整治,建成100个以上小康示范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农村公共服务全面加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比例大幅提升。村民自治水平显著提高。为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望三:建设最佳人居城市的条件将基本具备。都市区城市建设用地达23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245万人。

  ·将建成中国内陆最具影响力的现代化航运港口、中部地区第一个引水及水质环境工程和现代化国际航空港。以橘子洲、市博物馆、图书馆和滨江音乐厅为标志的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建筑和湘江生态文化景观带全面建成开放;"六桥三环"和月湖、西湖公园全面建成。天蓝水碧、清洁舒适的城市环境初步形成,山水洲城的特色和魅力更加凸现!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将明显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8900元和6750元,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32%和40%。基本解决城乡水利防洪问题,基本完善城乡公路网络,基本完成城乡电网改造,基本实现农村丘陵山区沼气化,基本解决城乡无房户问题,全面建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2006年,实现新跨越

  

大步迈向新五年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十五"成果,继往开来,实现新跨越的关键一年。

  主要目标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主要举措

  关键词一:平稳较快发展

  继续突出第一要务,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着力推进工业化和项目建设,培育品牌优势。深化"兴工强市"战略,坚持以先进制造业促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注重发挥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的龙头作用,拉长市、县区工业园区的产业链。扎实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力争十大标志性工程企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的60%以上,全年工业投入突破200亿元,工业总产值增长22%以上。继续实施"小巨人"企业计划,重点扶持50家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加大工业技改力度,培育知名品牌。

  ·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落实农业发展银行100亿元诚信贷款,重点扶持产业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加工业,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过亿元、过1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养殖业,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筹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积极发展劳务经济,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人。

  ·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金融、保险、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抓好金霞物流保税中心建设,加快以五一广场、芙蓉广场为中心的城市中央商务区建设,突出中信商务中心区建设,办好农博会和港台工业博览会等重点节会。大力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推进"万村千乡"工程,新建和改造"农家店"100家。

  ·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提升招商引资水平。提高产业引资特别是工业引资比重,注重引进战略投资项目,实现合同利用外资17亿美元,确保实际到位外资10.6亿美元。扩大外经外贸规模,市属归口管理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23亿美元。加强与国外友好城市和友好经贸合作城市的交往。

  关键词二: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突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切实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全年安排重点工程项目78个,总投资116.7亿元。重点抓好湘江滨水区工程、省政府和市政府配套建设工程、火车南北货站迁建和武广客运专线长沙站配套工程、环线工程等建设。加快省道207线、国道106线、319线改造和长株高速公路建设。长潭西线、醴潭高速长沙段年底全线通车。完成霞凝港二期工程建设。启动城市轻轨规划。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亿元,着力抓好湘江枢纽工程以及福安垸等城市防洪整治工程。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从今年起,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村镇规划。投资2亿元实施新农村建设百村环境整治示范工程。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000公里。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塘坝扩容增蓄3000处。切实抓好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重点扶持建设28个小城镇、创建5个窗口示范镇,每个乡镇要办好一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提升城乡管理水平,优化人居环境。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社区环境和城乡结合部的整治力度,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妥善解决"城中村"问题。加快城市林业生态圈、生态动物园、浏阳河风光带等建设。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抓好天然气配套工程。继续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严格管理土地,节约资源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生态示范市和全国森林城市,启动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建设和清洁能源行动。创造空气清新、山水秀美、自然和谐、环境友好的城乡环境!

  关键词三:全面进步

  突出社会全面进步,积极促进和谐长沙建设。

  ·着力推进平安、诚信长沙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启动"五五"普法。贯彻落实信访条例,加强信访工作。抓好基层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加强对群体性事件、突发性事件的预测预防,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加强村民自治和社区自治,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活动。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力度,加强重点部位、重点行业的日常监管。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创建全省"食品质量安全区"。加强社会〖CX〗信用信息系统和失信惩戒机制建设。

  ·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深化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从今年秋季起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收杂费,年内完成现存中小学危房改造,启动职业教育基地建设。建立人才开发基金。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与本地化的创新体系,办好"长沙创新创业节"。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健全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抓好报业文化产业基地、广电中心和田汉艺术中心建设,推进铜官窑保护开发工程,加快清水塘文化旅游街区建设。大力发展原创性动漫,抓好影视文艺创作。创新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抓好老龄工作,完善老年人活动设施和场地。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备战省十运会和全国第六届城运会,完成贺龙体校建设。搞好第二次农业普查。

  ·认真办好八件实事。在认真完成省八件实事的同时,重点抓好就业再就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社会救济扶助工作、农村义务教育和计划生育奖励、经济适用房建设和站厕改造、加强社会公共安全以及人居环境建设等市八件实事,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关键词四:服务、责任、法治政府

  突出行政管理创新,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

  ·改善管理与服务,建设服务政府。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电子政府建设,拓展政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提高政务效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在抓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体系,使政府真正成为优质公共产品的供给者、良好发展环境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维护者。继续深化机构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和人员结构,努力做到施政科学、服务到位、行为规范。

  ·忠实履行职责,建设责任政府。继续加强政府制度建设,推行服务承诺制、行政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逐步形成工作目标明确、权力义务清晰、责任追究到位的行政行为责任体系。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保障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逐步加大财政对就业和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投入,切实做好对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帮扶解困工作,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政府诚信,增强政府公信力。

  ·严格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认真实施公务员法。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管理,树立法治政府形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