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工会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09:53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国家政权的重要支柱,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工作。

  一、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激发职工创造活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力量
。工人阶级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主力军,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级工会要充分运用组织资源,围绕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活力,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参与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同时要协助企业积极拓宽职工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推进职工的原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合理化建议转变为经济效益。

  二、积极参与劳动关系的协调,有效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利益关系,工会要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在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的全过程中发挥作用。在劳动关系建立方面,工会要大力促进职工就业和再就业,指导帮助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提高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和履约率。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工会要积极推进集体合同、工资协商、职代会、厂务公开和职工董事、监事等制度的建立。要加强对劳动合同等制度履行的监督,在劳动关系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工会要通过参与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参与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参与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协商,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努力维护弱势职工群体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要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各级工会组织要善于协调,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在宏观层面上,工会要通过立法和政策参与、通过联席会议和三方协商机制等途径,缩小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及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在微观层面上,要缩小企业各类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使不同岗位的职工之间保持大体相当的收入水平。工会组织要按照“以温暖求和谐”的目标,大力加强帮扶体系建设。要始终把送温暖工程作为工会的一件大事摆在突出位置上,同时要在帮扶体系建设上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并采取地区工会、产业工会、企业工会三方联动措施,重点在帮扶创业、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特困职工救助等方面下气力。

  四、推动建立劳动关系矛盾预防和处理机制,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当前职工队伍总体上是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工会要推动建立职工群体的利益表达、对话机制,畅通职工利益诉求和社情民意渠道,及时全面准确地向党和政府反映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的重大问题。要推动建立健全劳动关系纠纷预防、预警和调处机制,依法、及时、合理地帮助职工群众解决问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