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社会公德:黑龙江感恩教育走进高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1日02:19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本报讯(记者郭强)日前,记者从黑龙江省教育部门获悉,从今年开始,该省各高校将开展“素质教育量化工程”,其中包括感恩教育的内容。

  据了解,该省在大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缘于“一封母亲的来信”。去年10月,东北农业大学新学期开学不久,该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就收到了一封新生母亲写来的信,信中表达了一位母亲对刚刚步入大学的儿子的失望之情———孩子不愿与父母沟通,对父母的感
情淡漠,不体谅父母的辛劳,上大学后就要家里给买手机,一个月给同学、朋友打电话花去了300元话费,却不给父母打电话,而且父母给他打电话时也很少接。于是,东北农业大学以“一封母亲的来信”为切入点,在全校开展以“感恩、责任、奋进”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这项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感恩情结。该校食品学院的900多名大学生利用所学专业,为父母设计“孝心食谱”;在教师节,给自己的中小学老师写去感谢信。

  黑龙江省教育厅有关人士认为,感恩教育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教育、文明教育活动内容之一。

  感恩是我们的“必修课”

  □郭强

  时下,城市里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仅为他们创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更提供了众星捧月式的生活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今天的孩子大多更注重自我的感受,而不太在意对他人的感激与尊重。

  现实中,有的学生不能体谅父母的辛劳,无休止地索取———买手机、买电脑、泡网吧、下饭馆。在他们眼中,向父母索取是天经地义的事。孩子的表现实际上反映出我们这个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我们的古训。受恩于社会,受惠于他人,学会回报是情理之中的事;一味索取而不知给予,受恩于他人却麻木不仁,这是与一个文明社会不相协调的品质。我们很难想像,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对身边的人都不在意,何谈今后关心民生、奉献社会?

  因此,就长远而言,要弥补感恩意识的缺失,学校教育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时,我们更有必要强调,感恩教育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不辍的“必修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