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民生关注:老人不该被“数字化”遗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1日14:17 金羊网-羊城晚报

  □马龙生

  电脑不敢开,手机不会打,短信看不懂,取款机不敢用……这是不少老人面临的尴尬问题。来自一家信息咨询中心的抽样统计表明,我国约有一半左右的老人不同程度地不会使用高新科技产品和技术,成为被“数字化生存”所遗忘的巨大群体。(《新华每日电讯》1月10日报道)

  这一调查结果,与我们的现实感受基本吻合。报道将主要原因归结为生产企业“不作为”———新科技产品显示屏幕太小、程序复杂成了老人学习的最大障碍。生产企业对这一市场忽略太久,固然是原因之一,但从生活中的大量事实看,不少耳不聋、眼不花的中年人,同样存在着被“高科技”边缘化的问题。

  改革开放带来的科技引进、观念变迁、文化结构的分流,将人们分割为不同的社会群体。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或文化结构不够合理者,观念趋于保守,接受新事物较慢,不少人对电子产品既不懂又没兴趣,只在历史形成的生活圈子里打转。生活条件较差者,用不上,买不起,“入门”都难;更有不少生活无忧者缺乏学习动力;还有更重要一条,就是学与用如果不能结合,学习效果将更差,从而形成“越用不上越不想学,越不想学越用不上”的恶性循环。

  就当前“数字鸿沟”的现状来看,主要普及难点在于中老年人,而针对成年人的社会普及教育,如果指望现在遍地开花的商业化培训机构,不仅经济上不可行,而且那一套很少进行贴近生活实例的教育培训程式,也根本不适合中老年人。

  “数字鸿沟”的形成,给电脑、电子产品、互联网知识技能的普及提出了新挑战。而此项新挑战的承担者,应该是星罗棋布的社区、村镇组织———期待更多的社区、村镇开办针对老人的培训,使“数字化生存”惠及所有百姓,也希望专业人士能够开发更多的实用、好用、易用软件;让百姓们网上的工作与生活,在安全性、便捷性等技术含量上再作提升,这也是人们学以致用、激发兴趣的重要一环。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填平“数字鸿沟”的最有效动力。

  (紫/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