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低收入者看病便宜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08:27 潇湘晨报

  

低收入者看病便宜了

  

低收入者看病便宜了

  ★昨日下午,长沙市第六医院分院的医护人员给一名即将出院的肝炎患者检查身体。记者 刘 刚 摄

  ★昨日下午,长沙市第六医院分院挂上“平价病房”横幅,为今日开张作准备。记者 刘 刚 摄

  1月7日,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开幕。卫生部部长高强提出,各地应该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一石激起千层浪。长沙市第六医院(又名长沙市传染病医院)院长喻友军显得很兴奋,心头的石头终于落地。原来医院正准备着手建立类似平价病房,开全省先河又怕担心有风险,但现在有政府主管部门支持,心里塌实多了。长沙市第六医院经过一段时间筹备酝酿,今日正式对外宣布我省首家平价病房开张,收治低收入人群来平价病房看病。

  平价病房是否真的平价,它能真的给患者以实惠吗,它能开多久,本报将继续关注。

  低收入人群亟须平价服务

  昨日下午,长沙市第六医院办公室。医院召开院长办公会,医院中层以上的干部基本上都参加了。喻友军说:“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和考察,医院决定在分院(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推出平价病房,平价病房的实施方案也已经给大家看了。大家对这件事情有什么建议都可以提。”喻友军话音一落,办公室便响起了掌声。

  “这是真正为低收入人群服务,我们完全支持医院的决定。”医院防治肝病专家、长沙市政协常委尹梅影教授激动地表示。作为防治肝病专家,尹梅影几乎每天都要面对一些贫困人群因为没钱治疗肝炎而拖着不去医院治疗,到了实在扛不住的情况下,到医院病情已十分严重。

  费用比同级医院可少一半

  喻友军介绍,《长沙市第六医院开设平价病房的实施方案》是按照卫生部提出的要求来实施的,并且有很多具体实施办法。医院决定在其分院(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推出平价病房,平价病房的住院费用比同级医院少一半以上。

  院长拍胸脯直面质疑

  得知长沙市第六医院要搞平价病房,天心区下岗工人刘云安说:“好是好,但不知道价格很低是否意味着治疗质量一般。低质量是不是就意味着药品、医疗设备都用淘汰的?”

  针对这些疑问,喻友军拍着胸脯表示:“这绝对不是作秀,而是承担应尽责任!医院这样做是有基础的,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喻友军解释,首先,医院有良好的硬件设施。医院将平价病房设立在医院的分院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而该中心总投资6800万元,位于长沙市开福区捞刀河镇,是2003年在全国夺取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重大阶段性胜利后,长沙市委、市政府为全面提高长沙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能力而兴建的大型公益项目。

  第二,软件设施也能保障患者就医。患者一进来有专门技术人员负责全程治疗。至于药品质量绝对是通过政府集中招标采购途径采购的,至于药品费用问题,医院肯定要亏,平价病房只有40张床位,同时是为低收入人群服务的,医院正准备向卫生主管部门申请,要求主管部门给予财政上的帮助。

  医院做出如下保证措施:成立由副院长谢元林负责挂帅的平价病房实施领导小组,全面协调各项工作;确保平价病房救护车专车专用,平价病房确保24小时热水供应;确保政府集中招标采购途径采购疗效确切的医疗药品。

  喻友军说:“如果说是作秀,那么全省这么多大医院,为什么没有哪家站出来开办平价病房?!作为在传染病这一块拥有较强实力的医院,医院有义务让患有肝炎、肺结核等‘贫困病’的低收入人群享受平价医疗服务。这有利于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和控制传染源,保护社会更多的易感人群。医院一定将平价病房进行到底。”

  昨日下午,记者参观了平价病房。平价病房位于住院部二楼,有40张床位,房内配有彩电、空调、卫生间、洗浴间等。

  平价能形成有序竞争

  卫生部在推出平价医院这一概念时,强调指出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很多地方有很好的工作经验,特别提到了新疆的经验。昨日,记者采访了我省援疆干部、支援新疆卫生事业建设三年后回湘的省卫生厅副厅长林安弟。

  对于长沙市兴建平价病房或平价医院,林安弟表示,建立平价医院或者平价病房是大势所趋。

  政府投入很多钱来建立平价医院或者平价病房,让低收入人群享受优质低价的医疗服务,是政府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优质低价的平价医院或者平价病房一出现,那些为中高端提供医疗服务的民营医院,不得不增加投入和增强医疗技术来吸引高消费人群。这样社会就能形成有序竞争,医疗市场形成梯次消费。

  下步申请建立平价医院

  喻友军表示,目前医疗费用比较高,低收入人群是解决整体医疗问题必须优先考虑的。平价病房开张以后,医院积累了经验,就会积极向主管部门申请将医院建设成平价医院。喻友军认为,医院的分院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在确保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条件下,是建立平价医院的理想场所。

  本报记者 刘少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