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年转化稻米100万吨,产生50亿元产值“稻米深加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09:10 无锡日报

  本报讯(记者薛蕾)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江南大学姚惠源教授主持的“稻米及其副产品高效增值深加工技术”荣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2005年度无锡惟一的国家级科学技术奖。昨天,正在北京的姚惠源教授告诉本报记者,目前他和课题组正积极争取国家“十一五”农产品科技攻关项目,今后的主攻方向是玉米、小麦、大豆等大宗粮油的深加工技术。

  我国是世界水稻王国,稻米产量居世界首位,但对稻米的有效利用率却只有65%,主要原因就是深加工技术落后。69岁的姚惠源教授是国家“十五”农产品深加工重大科技专项首席专家,他带领“稻米及其副产品高效增值深加工技术”课题组10个人,经过5年的攻关,研发出多孔淀粉、米糠健康食品等6项成果,均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已获授权专利4个。截至今年1月,这6项成果已在全国10家大企业投入生产,一年内转化稻米100万吨,产生约50亿元产值、5亿元的利税收入。这些研究成果意味着,稻谷除提供人们主食大米外,还可转化为营养丰富、生理功能卓越的健康食品原料,或转化为优质廉价的医药、化工等工业原料,大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例如,以前被视作糟粕的米糠,只能用作喂猪、养鱼的饲料,每吨价格1000元,开发成米糠营养素后,每吨售价可达3000美元。

  在去年4月召开的“2005中国·无锡国际粮油产业交易暨研讨会”上,这项“点米成金”的技术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大热门。金健米业等知名粮油企业当场与江大签订了米糠油、保健食品等科技成果转让协议。

  让普通粮油变得“更加值钱”,这是姚惠源教授的心愿。他介绍,2005年他还主持取得了另外几项自主创新成果。其中“小麦麸皮制取阿魏酰低聚糖技术”去年12月通过了省科技厅鉴定,仅这一个项目,课题组就发表了5篇被SCI科学论文索引收录的论文。“小麦稻米副产品深加工技术”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科研成果已在外地得到转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