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05年辽宁考古有八大发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09:14 沈阳晚报

  

2005年辽宁考古有八大发现

  考古人员在马山洞寻找文物。

  

2005年辽宁考古有八大发现

  马山洞出土转角羚羊化石。

  

2005年辽宁考古有八大发现

  哈达梁遗址出土文物

  

2005年辽宁考古有八大发现

  朝阳上河首遗址发掘现场。

  

2005年辽宁考古有八大发现

  出土文物陶罐。

  

2005年辽宁考古有八大发现

  精美的出土文物。1月11日,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报了2005年8项重大考古发掘项目:朝阳市朝阳县朱杖子马山旧石器洞穴遗址,朝阳上河首青铜时代遗址,铁朝高速阜新段新石器———青铜时代7处遗址,抚顺高丽营子河夹心战国—汉初墓地,新宾永陵南汉城址,铁朝高速铁岭、沈阳段两处辽金遗址,朝阳老城城址,辽阳首山镇清风寺清代天律塔。记者从中遴选出几项考古发现,让广大读者了解辽沈地区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底蕴———

  马山洞藏10万岁宝贝

  朝阳市朝阳县朱杖子马山旧石器洞穴遗址,又称“朝阳马山洞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地点”。马山洞位于朝阳市西北约10公里处,朝阳县龙城区边杖子乡朱杖子村北沟组北约300米山上,附近为采石场。

  2005年7月20日,当爆破采石的浓烟散尽后,采石场工人徐国华发现山体上露出一个山洞,便拉着一名经理进洞查看,在里面发现了不少白骨,便立即报警。经警方勘查后认定,山洞内的白骨并非人类骨殖,且早已石化。于是,考古工作者们开始进行考古勘探、文物发掘工作。

  马山洞为石灰岩溶洞,直径25米左右,面积约500平方米,穹顶距地表约5米。在坍塌的大量巨型石块中间,填充着大量黏土和动物骨骼化石。经鉴定,这些动物化石包括啮齿类、食草类、食肉类,其大部分为食草类动物化石,有马、牛、羊、转角羚羊、鹿、犀牛、猛犸象等等。经考古专家认定,马山洞年代属于晚更新世,距今10万年左右,处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

  到目前为止,尽管尚未在马山洞发现人类活动迹象,但出土了如此大量保存完整的哺乳动物骨骼化石,在辽宁来说实为罕见。考古专家认定,这些化石对研究辽西地区晚更新世的动物活动、古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对埋藏学、动物考古学有重要意义。

  专家、学者介绍说,由于当地采石,“马山洞旧石器洞穴遗址”已经不同程度遭到破坏。2006年春季后,他们还将继续考古发掘马山洞,以期找到古人类活动的遗迹。他们呼吁当地人们:千万要看护好这个千载难逢的珍稀遗址。

  朝阳青铜时代有人家

  朝阳上河首青铜时代遗址,位于朝阳市西3公里龙城区七道泉子镇上河首村西三家子村民组北山坡上,该遗址南100米处,有一条季节性小河。2005年5月,考古工作者们在京四高速公路朝阳段调查时,发现了该遗址,遂分为东西两区进行考古发掘。该遗址面积4万余平方米,文化堆积深厚,勘探至生土处最深达2.8米,遗物较丰富,为夏家店下层聚落址。

  该遗址总共发现的27座青铜时代房址,均为土坯或泥土建筑的地面建筑。其中,有一种是用石块、土坯垒砌的圆形、扇形、不规则形护台,另一种则没有护台。大型房址近50平方米,房内面积近12平方米;小型房址面积则仅有两平方米。该遗址出土文物石器480余件。建高速路惊动先人

  2005年5月至12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对铁岭毛家店至朝阳三十家子高速公路沿线534公里,进行考古勘探发掘,发现各时代、时期文物古迹106处:铁岭段8处、沈阳段4处、阜新段27处、朝阳县段46处、凌源段21处。其中,铁朝高速阜新段新石器—青铜时代遗址7处:一棵树遗址、西小山遗址、东山遗址、东水泉城址、敖包地遗址、哈达梁遗址、北沟遗址;铁朝高速铁岭、沈阳段辽金遗址两处:四面城东遗址、两家子遗址。这些遗址是为了配合高速公路建设,考古人员们抢救性发掘的。

  朝阳再现“三燕龙城”

  2005年间,朝阳市对老城区北大街改造时,考古人员进行考古勘探发掘。结果,史上盛传的“三燕龙城”两处城门遗址、城墙、大型建筑、道路、排水系统等遗迹展现出原貌,勾勒出了“三燕龙城”城市布局。此地出土了大量的精美文物,有陶器、瓷器、佛造像、石雕建筑构件、石刻经文、铜器、铁器等等。从出土文物看,这个建筑年代不晚于辽代,应毁于元代之后。

  考古人员们还发现了东西走向的道路,以及左近的石板立砌排水沟。这条路最早年代不晚于隋唐,然后经过辽、金、元一直沿用。在道路南侧,有一处冶炼遗址,冶炼炉直径1.8米,4个进风道,炉膛直径0.6米,内有木炭,令人惊叹。

  天律塔地宫墓葬

  天律塔遗址位于辽阳市辽阳县首山镇马伊屯村东北500米处,首山南坡脚下,西北150米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风寺。天律塔早已毁于“文革”时期,仅存塔基和地宫。2005年10月13日至28日,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们对天律塔遗址进行发掘。

  天律塔塔基由4块大石条构成,地宫门朝南,宽1.5米。地宫墓室内有青砖砌边的棺台,台上有八棱青花带盖骨灰罐,内有天律禅师骨灰,旁边有玉香炉。墓室东北角有砚台、酱釉碗等文物。据清风寺石刻记载,天律禅师为清“国初”的一位主持。据此推断,天律塔应为清代建筑。

  痛心国宝遭破坏流失

  1月11日,考古专家们不无遗憾地说,辽沈地区是文物遗迹极为丰富、文化积淀历史悠久的地区,可以上溯到七八千年以前。然而,许多珍贵的国宝级文物,或在人们不经意之中,或在经济利益驱使下,随时都在遭到破坏。比如辽西的鸟化石、鱼化石,几乎每天都发生盗挖;不少遗址、遗迹,在随时遭到人为破坏、自然风化;一些文物建筑、历史优秀建筑,在城市建设中消亡。

  专家们呼吁:各级政府一定要加大增强文保意识的宣传力度,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切实保护这些先人留给我们乃至后人的宝贵财富。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子孙后代。本报高级记者邱宏

  照片由穆启文、徐韶刚、樊圣英摄影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