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获得者张立同院士创新之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16:41 《人物》杂志 | |||||||||
1976年,她成功地攻克了困扰航空熔模铸造生产十几年的刚玉型壳高温变形问题,研究发展了保温壳型工艺和低热应力熔铸工艺,制造出了我国第一个无余量叶片; 1985年,她又带领课题组接连突破了“铝合金石膏型熔模铸造”和“高温合金泡沫陶瓷过滤技术”等航空重大课题的技术关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共4项;
十多年后,她带领科研团队全面突破了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制造工艺与设备的一系列核心技术,其材料的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12项国家发明专利,形成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制造工艺及设备体系,建成了我国第一个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实验室,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和设备封锁,使我国一跃成为继法国和美国之后,全面掌握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CVI制造技术及其设备的第三个国家。 2004年,张立同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认识一位科学家,往往比认识一位公众人物——比如影视明星——要难得多。 公众化的影视明星之所以容易被大众了解或熟知,是因为他们总是演绎着生活的故事,因此更易觉得亲近。 认识科学家就不会是这样的一个感觉过程。几乎没有人在生活中有这样的思维习惯:每当使用一个新的工业产品时,会首先想到这新产品的发明者是谁。因此,科学家往往是创造我们色彩斑斓生活的幕后英雄。 有时,认识成果斐然的科学家又不难。每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总会将他们由幕后推到前台,让他们以及他们创造的那些推动我们国家发达进步的科技成果大放异彩,让他们的卓著功勋及他们本人的儒雅形象进入大众的视野。 今年3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辉煌的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那天,最引人瞩目的,是两位科学家和他们的两项重大原创技术摘取了国家技术发明奖的桂冠。摘取桂冠的科研带头人,一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黄伯云,他主持完成了“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一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张立同,她主持完成了“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 本文要介绍大家认识的,就是那天从温家宝总理手中接过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奖励证书的温文尔雅的女科学家——张立同。 张立同的科研成果,为国家赢得了受人尊重的国际地位和尊严 认识张立同,应该首先认识一下她带领科研团队奋斗10年取得的那个被国家奖励的成果。 “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项目,研制的是一种连续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张立同在领奖时,曾通俗地对温家宝总理说:“这是一种摔不碎的陶瓷。” 这种“摔不碎的陶瓷”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能够反映一个国家航空航天器制造能力的新型热结构材料,它比铝轻,比钢强,比碳化硅陶瓷更耐高温、抗氧化烧蚀,还克服了陶瓷的脆性,它类似金属,不会发生突发灾难性破坏。用其替代金属材料,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航空航天器燃料浪费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可以促进航空航天器向高速度、高精度、高搭载和长寿命发展。 张立同和她的同事们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法国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 这一成果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使我国冲破了国际高技术封锁,通过自主创新,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对国防科技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目前,张立同的“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已经形成了可工程化的制造技术、制造设备和应用考核三个技术平台,据估算,每年可以形成10亿元的潜在市场价值。 基于以上,按照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评选条件——属国内外首创的重大技术发明,技术思路独特,技术上有重大的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已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张立同主持研发的这项成果摘取国家技术发明奖的桂冠当之无愧。 张立同的获奖还有一层意蕴让人回味,这是在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连续6年空缺之后又有人摘取桂冠,因此,这个大奖的得来就更让人觉得珍贵。 在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温家宝总理讲了这样一段话,“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我们要引进和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技成果,但更重要的是要立足自主创新,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才能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才能享有受人尊重的国际地位和尊严。” 一位科学家的努力,能够使我们的祖国在世界之林中“享有受人尊重的国际地位和尊严”。透过温家宝总理的那段话语来认识张立同,我们不禁对这位看上去柔弱单薄的女士油然生出崇高的敬意。 张立同的性格,是外柔内刚的。 常言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追寻张立同的科研创新路程,许多人认为那是一段曲折坎坷、历经磨难的经历。可当被问及得奖心情时,张立同却说:“我觉得很平淡。” 视得国家大奖为平淡之事,这是张立同柔的一面;将为国家争得地位和尊严视为使命而不惜付出毕生精力,这是张立同刚的一面。而同时,张立同研发的这种新型复合陶瓷材料,也具有刚柔相济的特点。 喜欢穿漂亮衣服的张立同, 在新材料工艺的摸索探究中 初尝了创新的快乐 无论是年轻时还是现在进入老年,张立同总是喜欢把自己装扮得很精致——她是个喜欢穿漂亮衣服的女性。 是因为她喜欢漂亮,才对材料科学情有独钟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作为一个从事材料科学研究与教学的人,注定了她必须不停地进行材料的创新研究与开发。纵观材料科学的发展历史,每一次技术性突破,每一种新材料的诞生,都为现代高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938年,张立同出生于战火纷飞的重庆,童年那段国破家亡的逃难经历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没有国哪有家”的朴素道理,深埋在张立同的心中。1956年,已经居住在北京的张立同以第一志愿考入北京航空学院热力加工系,1958年又随国家院系调整来到西北工业大学热加工系学习铸造专业。毕业后,张立同放弃了回北京的机会,选择留校教书,从此与材料科学形影不离,至今已历经45度春秋。 上世纪中叶起,高比强度、高比刚度的耐高温材料的不断进步促进了我国现代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良好柔韧性的陶瓷,更是航空航天和现代国防等高科技领域的理想材料。能够开发出这样的陶瓷是我国许多材料科学家毕生的梦想。 张立同是幸运的,她从事的科学研究一直与航空航天事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上帝把机遇给你,你能否抓住机遇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喜欢用漂亮衣裳把自己装扮得精致美丽的张立同,自是不肯让发展新材料的机会与自己失之交臂。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解决叶片铸造变形问题是提高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质量的关键。涡轮叶片主要靠熔模精铸的方法生产,叶片尺寸的精度和光洁度要求很高,过去要靠两次抛光才能完成,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抛光设备,生产过程中不但易产生变形、浪费大,而且破坏了叶片表面的致密层,降低了强度。 上世纪70年代初,发达国家已将一些重要的涡轮叶片的生产由锻造改为无余量熔模精密铸造,叶片的工作面无需加工就可以达到所要求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利用这项技术,可以铸造出无需机械加工的大型薄壁、复杂的铝合金无余量整体构件,这项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中。而当时,我国的熔模铸造技术还十分落后,即使增加抛光余量的叶片,报废率仍高达30%,有时甚至高达50%。 当时的张立同风华正茂,在西工大担任助教,从事着铸造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1973年,国防工厂派人到西工大,寻求无余量叶片生产的技术攻关支持。教研室的领导让张立同下工厂看看情况。张立同了解到,航空发动机上的近百个叶片,每个叶片的价值相当于她这个小助教三个月的工资。技术水平的落后,产生了巨大的浪费不说,技术难题久攻不破,国家航空事业就发展不上去。 国家有难题,企业要攻关。“谁来干?”“我来干!” 张立同下决心要解决这一难题。她以一个科技工作者崇高的责任感,和国防工厂合作,啃起了“高温合金无余量熔模精密铸造叶片新工艺研究”这个令许多实力比自己强的单位和个人都生畏的硬骨头。在“文化大革命”一片乱纷纷的特殊年代里,她心无旁骛、昼夜不分地忙了起来。 敢啃“硬骨头”的人,自己首先也要是硬骨头。在当时那个年代,国外高新技术对我国封锁得很严。张立同虽然接下了课题,但研究经费却极其有限,所需的各种原材料也奇缺。时间紧张,人手也不够。纵是张立同风华正茂,精力充沛,可两个孩子都很小,家庭琐事一大堆,要家庭事业全照顾到,很难。 既接下军令状,就要策马前行不停步。强烈的事业心,迎着困难上的倔劲,推动着张立同带领课题组成员迅速投入了工作。为了事业,张立同把两个孩子送回老家,吃住在工厂,和技术人员、工人一起跟班生产,寻找叶片的变形规律,并自己动手研制了成套的测试仪器。 半年时间里,通过精密的测量与比较,在上千个试样、上万个数据中分析摸索,张立同绘出了刚玉型壳随温度的变化曲线,终于发现了刚玉陶瓷型壳的高温软化变形机理和叶片的铸造热应力变化的特点,首次从理论上全面揭示了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在熔模铸造过程中的变形本质及其规律,为无余量精铸工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并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研制出了“保温壳体新工艺”,使精铸结构件报废率大大降低。张立同主持的这项研究成果引起了同行的极大关注和高度评价,她为提高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解决了理论关键,就要为现实生产寻找适合的新材料。张立同刻苦攻读陶瓷专业的理论书籍,四处调研。 “常思家国兴亡责,莫负艰难百战身”。张立同要研究的材料,超出了她所学专业的范畴,涉及到其他几个学科。为了掌握需要的专业知识,她无数次地出入图书馆,在实验室做了上千次的实验,测试了上万个数据,整理了100多万字的实验资料,付出了巨大劳动。 一天夜里,张立同在实验室做实验时,高温蜡喷出,糊住了她的双眼,眼球被烧伤。夜深人静,她只好让爱人陪着到医院看急诊。第三天,眼伤未愈,她又进了实验室。 三年时光倏忽而过。 凭着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拼搏精神,张立同与伙伴们经过1000多个日夜的奋战,终于研制出了高温、透气、膨胀、抗蠕变、表面湿润等10多种材料性能测试仪,通过对数十种材料进行系统的调查测试和微观分析后所得出的上万个数据进行理论分析比较,创造性地提出了无余量熔模铸造工艺的技术关键,研制出了该工艺所需要的模料,筛选出了较为理想的新型壳材料——陕西铜川上店土。 张立同承接的课题终于以令人欣慰的成绩结题了。她在国内率先提出了用“具有优良中温抗蠕变性”的高岭土陶瓷型壳材料替代昂贵的电熔刚玉的思路,先后研制成功上店土、峨边土等新型陶瓷型壳材料,成功解决了困扰航空熔模铸造生产十几年的刚玉型壳高温变形的问题。 1976年,我国有关国防工厂采用张立同创造的铸造工艺技术,生产出了第一个无余量叶片。青年助教张立同首次承揽科研攻关课题,一举成功。 10年付出, 张立同从普通教师成长为航空航天领域的材料专家 1976年,我国从英国罗罗公司引进了斯贝航空发动机专利,落户在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但是,制造发动机的10项关键技术,如无余量叶片铸造用的模料、制壳材料、陶芯等,并不包括其中,它们分属另3个厂家的专利。为了确保生产厂家能够制造出斯贝发动机,国家不得不再花费巨额外汇将这10项技术买进来。 无余量熔模铸造技术是10项技术秘密之一,它是发动机叶片等高温核心部件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可是,当张立同和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的工程师们怀着期待的心情揭开那梦想中的“技术秘密”的神秘面纱时,才知道它仅仅是一份“无余量熔模铸造工艺说明书”。说明书中规定用的工艺材料几乎都需要从国外买进,否则工艺说明书无法实施。 发达国家根本就没想把真正的技术输送给我们! 说起“无余量熔模铸造技术”,它的鼻祖其实还是中国。早在24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蜡铸造技术。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曾详细记载了“失蜡法”的配料及工艺流程,说明用这种技术铸造器物,可以达到“雕镂书文,物象,丝发成就”的惊人效果。抗战期间,美国人奥斯特尔受到“失蜡法”的启发,将这一工艺原理用于飞机喷气发动机叶片的制造,创造出了“奥氏熔模铸造法”,并使之不断成熟,发展成为了制造喷气发动机叶片的先进技术。 能不能我们自己解决这个“熔模铸造法”的难题,从而免去花外汇去买自己祖先发明的技术的尴尬?国防工厂又来西工大找到张立同。 巧合的是,早在两年前,张立同就已经在她首次承接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带领攻关小组自主研究出了罗罗公司工艺说明书中所列出的主要工艺材料。对照技术说明书,张立同发现,他们在两年前自主开发的技术,完全可以满足斯贝发动机在中国生产的技术指标,其所需材料不用进口。 这次经历,使张立同初次尝到了自主创新、不受制约地发展技术的快乐与自豪。 科学研究的最佳境界是创新。张立同常说:“没有创新,就没有超越。”在创新思想的指导下,张立同既要做,就要取得最好的成绩。 1980年,在张立同的科研理论指导下,我国首次采用铜川上店土型壳材料铸造成功了第一批高精度、低粗糙度的斯贝低压一级无余量空心导向叶片。新铸叶片的尺寸精度及内部质量与国际著名的罗罗发动机公司的斯贝发动机叶片相当,表面粗糙度还略低于英国叶片。罗罗发动机公司得知这一情况颇为怀疑,特地派一名专家将上店土型壳材料、模料等带回英国去鉴定。在精确的测试数据面前,罗罗发动机公司终于承认上店土是“高级莫来卡特”(莫来卡特是该公司所采用的世界“王牌”型壳材料),认为该模料是一种组织结构均匀一致的令人满意的模料,熔模是高标准的,上店土“是一种非常令人满意的撒砂材料,是非常好的抗蠕变型壳材料”。 斯贝发动机的引进,使张立同的研究进入到向国际先进行列看齐的新阶段。这也使她深深体会到,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中,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我们也完全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先进的技术。 张立同继续将她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主持研究的“无余量熔模铸造技术”,不仅将我国的熔模铸造水平推向了国际先进行列,而且还为发展我国新型发动机复杂内腔叶片及薄壁复杂整体构件奠定了理论和工艺基础。铜川上店土型壳材料,也被正式命名为“中华高岭土型壳材料”。这一材料的诞生,为我国进一步发展优质型壳材料开辟了一条新路,既满足了国内高精度熔模铸件的要求,同时生产的铸件又远销国外,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西安航空发动机制造公司已经用这种新材料精铸了20多种合金的200多个品种的零部件。 1984年4月15日,张立同主持的“薄壁复杂无余量整体铝合金构件石膏型熔模铸造技术研究”通过了部级鉴定。来自全国的知名专家学者对这项研究成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该成果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接着,她又带领课题组接连突破了“铝合金石膏型熔模铸造”、“高温合金泡沫陶瓷过滤技术”等航空重大课题的技术关键。张立同的这一连串科研成果,自1985年起,分别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4项。 回首往昔路漫漫。用张立同自己的话说,从开展“无余量熔模精密铸造新工艺”的研究工作,成功铸造出中国第一个无余量叶片,到突破“铝合金石膏型熔模铸造”、“高温合金泡沫陶瓷过滤技术”等航空重大课题的关键技术难题,这第一个10年,是她科学家生涯的第一次创业。 一个科学家的水平高低, 科学洞察力和创新精神是决定因素 如果说,在前10年中,张立同的科研课题的选择,还是被动地接受挑战,是人家找上门来寻求解决生产难题,那么,当她以坚实的科研成果证明了自己的研究能力之后,她敏锐的科研目光就开始了主动的关注,瞄向了国际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 根据国际航空航天材料的发展趋势和从事高温陶瓷材料研究的基础,为了给国家的航空航天和国防建设提供优质的陶瓷材料,1987年,步入中年的张立同凭着一个优秀科学家特有的敏锐,果断地提出了发展航空航天高温结构陶瓷的科研新方向,她毅然向“陶瓷基复合材料技术”这个一般人不敢问津的课题发起了挑战。 1989年4月,张立同作为第一位获准进入克利夫兰美国航空航天局空间材料商业发展中心实验室的中国高级访问学者,受聘承担了美国未来大型空间站结构用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和指导研究生的工作。她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使一个一年没有进展的课题产生了转机。接着她又带着研究生,用一年半的时间研制出3种低密度、高比强、高比模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并通过了空间环境试验。该中心主任沃廉斯教授惊喜地说:“张教授的才能和工作效率令人吃惊”。 在美国,张立同的科研生活紧张而富有成效。在科研和教学中,她的聪明智慧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位美国电子工程教授请张立同剖析一种电子材料的功能故障,她很快就解决了。这位教授十分感激,要支付高额酬金,张立同谢绝了他的好意,只是淡淡地说:“我们中国人更注重友情。” 在中心实验室,一个法国留学生因不能解决一个透射电镜制样中的材料难题而被他的导师炒了鱿鱼,当一位中国博士研究生在论文中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张立同立即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帮他渡过了难关。后来,这位研究生被留在了实验室,并不断做出成绩。 张立同在美国做访问学者两年,她帮助多少人解决了科研、论文中的难题,她自己也数不清。她认为,救人所急,帮人所难,不需要回报。在中心实验室,同事们钦佩她的为人、品德和学术造诣,称赞她“是一位真正的学者”。对这些,张立同同样报以粲然一笑。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作为“一个真正的学者”,作为代表中国来到美国进行科研访问的科学家,张立同的科研目光始终盯在更高更远的地方。 1991年初,怀着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张立同结束了在美国的研究,回到了西北工业大学。近两年的国外研究经历,以及对航空航天材料发展新趋势的了解与判断,使她更清醒地认识到,发展“具有类似金属断裂行为的连续纤维增韧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是当下中国的材料科学家首先应该攻克的堡垒。 通俗地说,“具有类似金属断裂行为的连续纤维增韧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技术,就是将具有突出脆性的陶瓷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的重新组织,使它具有过去没有的柔韧性。利用这种技术生产出来的陶瓷材料,是一种可以从根本上克服陶瓷脆性的耐高温、低密度新型复合材料,对于航空、航天、能源、交通等领域的技术发展不可缺少。 关于这项技术,当时世界上只有法国和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才步入应用研究阶段,因而在材料构件的制造技术与设备方面对我国实行严密封锁。能不能搞成?坚定的信心是建立在对研究方向的准确把握之上的。张立同自信自己的研究方向没有选错,她坚定地转向了“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发,带着她的团队开始了第二次艰难的创业。 心想未必事竟成,万事开头难。既要创业,就意味着要白手起家。 要进行这项技术的研究,首先必须取得相关部门的支持。1987年以前,张立同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用铸造材料的研究。她创造性地解决了铸造技术方面的多项重大技术和理论问题,为我国熔模铸造技术向国际先进行列迈进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在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开发方面是否也能成功?这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专业。张立同四处奔走争取科研经费,八方呼吁申请课题立项。但是开始时,人们对她能否成功却持怀疑的态度。 立项不成,就先自己干。张立同指导一名博士生从基础论文做起。她带着助手和研究生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从一台自制的热压机开始进行研发。 1992年冬天,西安的天气格外寒冷。为了调试热压炉,他们在冰冷的实验室度过了春节。 “有时做实验到深夜,大门关了,我们就爬墙出去。”回忆起当年的往事,年近七旬的张立同总是禁不住笑出声来,笑声中透出一种轻松与欣慰。毕竟,事业的乐趣,就在于克服一个个难关的过程。 1993年,正当张立同和同事们进行艰苦攻关的关键时刻,社会上的“经商风”刮进了课题组。凭着他们过去搞铸造技术的经验与成果,搞些简单的科技开发,给企业做一些技术咨询,就会有丰厚的收入。当然,前提是放弃高精尖的航空材料研究。 发展陶瓷基复合材料是解决航空航天器应用材料的重要课题,我们要不要坚持?张立同召集课题组全体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出乎张立同的意料,大家一致表示:“我们不能散伙,既要做教授,还不能做穷教授”,“要发挥群体的力量去赚钱,要稳定队伍、积累资金,等待机遇发展陶瓷基复合材料。” 张立同被同事们坚定的拼搏精神所感动,已进入知天命之年的她,更加确信团结就是力量。而自己在这时的责任,就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将大家聚拢在一起,共渡难关,蓄积力量,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张立同带领课题组制定了“航空为本、扩大基础、重点突破、军民两用”的科研发展策略,亲自带领课题组南下,进行陶瓷技术的市场开发。仅用了一个月时间,他们就帮助广东一家陶瓷企业攻克了技术难关,开发出了新产品,获利20多万元——这是张立同和她的同事们为开展“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掘到的第一桶金。 他们用这笔钱自行研制了一台设备,由此拉开了“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的序幕。 张立同坚信:胜利存在于 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经过不懈努力,张立同带领她的科研团队终于在炉中炼出了“金丹”,一个有拇指大小的陶瓷基复合材料试样出现在了大家的眼前。凭着这小小的试样,“连续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发终于被列为国防预研课题。 “具有类似金属断裂行为的连续纤维增韧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毕竟是国际上最先进的材料科学。为了取得技术和经验上的支持,1995年,刚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张立同邀请国际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技术的鼻祖、法国波尔多大学的Naslain教授到西北工业大学进行指导。谁知,这位教授在看过他们研制的设备后,却毫无表情地说:“我们掌握CVI这项技术花了20年,你们至少也要用10年。” 洋教授此行没有给张立同解决任何问题,反而给张立同和她的同事兜头泼来一瓢凉水。不过,令洋教授想不到的是,这瓢凉水更激发了张立同和她的科研团队的斗志。他们深知,重大的科技难题,从来都是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谁就是英雄。要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使自己的发展不被他人控制,唯有自力更生。 张立同的科研团队的攻关进入到了最艰难的阶段。在解决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难题的过程中,研究进度时快时慢。当他们要把实验型技术与设备进行放大时,所遇到的难题几乎使张立同课题组对CVI工艺丧失了信心:3年里,张立同和她的科研团队夜以继日地泡在实验室做实验,然而在课题中期检查时,却因做不出一炉性能合格的试样,差点被亮了黄牌。 真的像那个法国教授说的,至少要10年吗? “科研有险阻,苦战能过关”。不怕失败,就怕没有恒心、没有创新!在洋教授走后的又一个“一千个日日夜夜”里,张立同带领科研团队又做了四代CVI设备,进行了400余炉次的实验。 1998年底,他们终于制出了第一批性能合格的试样。接着,经不断改进,又成功突破了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制造工艺与设备的一系列核心技术,使材料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张立同和她的团队用8年时间完成了法国人20年的攻关历程,使我国一跃成为继法国和美国之后全面掌握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及其设备的第三个国家,她和她的科研团队再一次突破了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和设备封锁。 这是又一个10年的拼搏。迄今,张立同带领的科研团队在“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方面已获12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个技术平台。3个平台成功经受6年1100多批次考核,批量制造各类构件260多件、试件4200余件。其构件成本不足国际同类产品的2/3,设备运行成本和制造周期均不足国际同类产品的1/3,产品价格与传统金属相当。采用该技术制备的多种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在不同发动机上均一次试车成功。 2001年,那位曾给他们泼过凉水的法国教授再次来到西北工业大学,参观张立同建立的我国第一个超高温复合结构材料实验室。当他看到大小各异、规格不同的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时感到非常惊讶。回国后,他在给张立同的信中说:“上次回国后,我一直在关注着你们实验室的发展,我认为你们的实验室不仅是中国的重点实验室,而且也是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 洋教授态度的转变,使张立同在科研成果展示的红地毯上再次享受到了代表国家赢得尊严的喜悦。 今天,在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带领的科研团队中有10位教授、20位博士、100余名研究生,以及1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3000余平方米的实验大楼,一系列自行研制的国内独一无二的复合材料制造设备和多台进口的复合材料测试设备,已经与法国波尔多大学、德国宇航院、日本京都大学、韩国机械研究院,以及多家国外大公司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张立同和她的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实验室正在向国际化实验室迈进。 2005年3月28日,是值得张立同和她的科研团队纪念的日子。从这个拿到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的日子起,张立同要带领她的科研团队进行第三次辉煌的创业了。 张立同说,连续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其特殊、优异的性能,可考虑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嫦娥工程”中广泛应用。 “下一步的关键任务是推进工程化。”2005年下半年,张立同在奔忙的,就是如何尽快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与推动下,实现连续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工程化发展。 创新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提到第三次创业,张立同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的预期目标,是构建一个‘超高温复合材料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研究——工程化——产业化’链条。形成一个‘以超高温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基地,创新研究成果不断在工程化基地转化,在产业基地产生经济效益,再回馈支撑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机制’,从而解决材料从研究到产业化的断链问题。这是一项创新的工作。” 也许张立同的创新轨迹将始终与我们国家的航空航天事业相关。因为她说过:“伟大的中华民族应该有自己研制的世界一流的飞机,应该有一流的航空材料和制造技术,我愿意为这个理想奋斗终身。” 张立同,著名航空航天材料专家,1938年生于重庆,1960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生导师、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相关专题:《人物》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