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湖北随州城区农民工探访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18:39 楚天广播电台《事事关心》

  时值隆冬,记者走进在随州城区,发现有这么一群忙碌而又疲惫的身影:或搞建筑、或拉板车、或打零工、或当服务员……人们不愿意干的苦活、累活、脏活,都由他们来做。他们已经成为随州城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日前,记者对农民工的工作、生活状况进行了一番调查。

  一、建筑工:起早贪黑

  “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猫还晚……”这是短信中形容中国民工生存状况的“经典”比喻,如今常常被一些民工引申开来自嘲。而在随州城区,许多建筑工地民工都知道这条短信。

  2005年12月25日,记者来到随南新区一工地。民工听说记者来访后纷纷围了上来:“现在最苦恼的是冬天的气温问题”,曾都区新街镇的彭明涛首先道出了自己的苦衷。现在,早上的气温降至零度以下,但为了能准点上班,他不得不每天早晨5点钟起床,吃完早饭后,再骑

摩托车到随州城区。等到了城区,身上已经成了冰花。7时许,他就在建筑工地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一天辛苦下来,到了傍晚,他又要拖着疲惫的身子,赶几十里路,回到乡下老家。

  这样早出晚归的日子,彭明涛已过了10多年。其实他很想在随州城区租房子住,可是家中还有妻子和孩子,还有一些家务事要回去料理。遇到农忙时,他通常是半夜起来犁田,等天亮再出去打工。问起彭明涛为什么要这样拼命干时,他说:“家里有两个孩子在读书,不这样干不行呀!想当年我就是没有钱才没读书,现在不能让孩子们走我一样的路。”

  为了节省钱,彭明涛的中餐经常是1元钱的馍馍,再加一点白开水。只有到了晚上回家,妻子炒上两个下酒菜,他再喝上两杯酒,这对他来说才叫丰盛的晚餐。

  谈起伙食,许多建筑工地民工认为有肉吃就好。王女士是城区一个建筑工地的炊事员,她每天做20多位民工的伙食。她说,民工干活流汗多,对盐的需求很大。一般不讲究味道,只要够“咸”就行。他们基本上饭吃得多,菜吃得少。她平时买得最多的是土豆、白菜和酱萝卜。

  二、搬运工:夜宿街头

  在随州城区,搬运工是另一个群体代表,他们靠拉板车维持生活。对于搬运工来说,他们不像建筑工那样到了年底还为血汗钱是否能到手发愁,他们是自己当老板,自己支配着自己的劳动,但是他们不知道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曾都区厉山镇农民孙平从1992年就来随州城区闯荡,刚开始他带着3000元钱在随州做生意,一年下来,钱没有赚到,却还把本贴了进去。他断定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于是找到建筑工地帮小工,“累是累点,就是不用跟做生意那样操心了。”可每到年终,辛苦的血汗钱经过层层“盘剥”之后,到自己手里只有那为数不多的“孔方兄”。经过几番权衡之后,孙平决定还是自己当老板,这样更好一些。没有技术、没有资金,当老板是多么的不容易。最后,孙平买了辆板车,在城区搞搬运,最多时,一天能收入100多元。

  目前,随州城区搬运工有五、六百人,僧多粥少,常常为无生意而发愁,有时几个人为抢一笔生意吵架。他们多数人合伙在城区租住,也有部分人夜晚露宿街头,夏夜蚊虫叮咬,冬夜寒冷无比。农民工田明军竞争不过他人,就选择在晚上给人家拉板车。到了傍晚,他拿出一床被子,在板车上打起盹来。夜晚有需要下货物的,他再收起被子干活去。

  采访中,许多搬运工道出了自己的担心:拉板车与货车相比,不仅拉的货物少,而且速度慢。随着城区的发展,部分道路限制板车通行,不久可能会退出随州城区,那时他们真不知道干啥好。

  三、 做煤工:像个煤人

  2005年12月24日,记者在随州城区一煤厂看到,几个工人正在紧张地忙碌着,空气中弥漫着粉煤灰。一位工人说,到了年底,是用煤的高峰期,所以这段时间他们经常加班。“干我们这一行,就是太脏。”做煤工老何说:“一年到头只有春节那几天穿上干净衣服。”

  老何是曾都区何店农民,在煤厂打工已有几年了。现在为赶制煤块,他们经常加班,吃饭时,简单地把脸及手洗一下,就开始吃起来。一天下来,整个人都像个煤人,就连鼻孔里也是煤灰,全身只有牙齿是白的。老何给记者开玩笑说:“不信我把衣服洗给你看,把水沉淀下来后的煤灰可以做一个煤块。”记者问他们是否知道在这样的工作条件下,要加强防护措施,许多民工均称不知道。但他们清楚地知道,粉煤灰对身体有坏处。但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在这种条件下工作。

  四、破烂王:废中淘金

  当记者来到城区一工地,发现72岁的吴山镇农民肖先明正在捡废品。记者问他这么大年纪,为什么不在家安享晚年时,肖先明无奈地说:“没有办法呀!要生活,自己不得不劳动。”

  肖先明以前在老家种田,可是种田够吃的却没有用的。于是他到城区收破烂,今年已经是第6个年头了。现在每个月收入在300元以上。每个月肖先明要出房租60元,生活也相应艰苦一点。他说:“现在再困难,也比以前强一些。”当记者问及将来生病了怎么办时,肖先明一脸苦楚:“还能怎么办呢?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在城区北郊烟墩包处,记者看到七、八个农民都一起在臭气堆里捡垃圾,可他们的身体健康无时不受到威胁呵。一张姓妇女说“每天都这样,为的是多挣两个钱。”

  五、油漆工:气味刺鼻

  小苏是一家

汽车维修店的油漆工。他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给汽车喷漆。日前,记者来到小苏的工作地点,刺鼻的油漆味扑面而来,可小苏竟没有戴口罩。小苏说,现在,只是一个小工,每个月老板给300元工钱,等把技术学会了,再到外面去干修理,所以他喷完车子油漆后,就跟师傅学修理。小苏充满自信地说,现在生活及工作环境恶劣点,在他眼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来“找个好厂,多挣点钱”。

  小赵是另一家修理厂工人,他和小苏想法差不多,在他租住的民房里,几个人打地铺睡觉。小赵说现在工作苦是苦,但父母总教育说“不吃苦中苦,难熬人上人”,他相信自己的将来会好起来的。

  记者手记:城市需要农民工

  这里所采访的只是随州城区部分农民工工作、生活的缩影。采访中,许多农民工对记者说:“生活苦是苦点,但还是很喜欢随州,因为是这座城市给了我们希望。”

  从真实画面中,我们看到农民工每天忍受10多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还有来自生活的压力,他们离开家乡,进城打工,他们内心的酸楚与工作的劳累,只有他们最清楚。他们为了更好的活着而努力,而拼搏。城市需要农民工,农民工需要打工,我们真诚希望有关方面能为他们力所能及地创造一些好的工作环境,为他们添加防护措施,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切实保护农民工,那怕是一点点。(特约记者 熊贵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