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啃老族啃到何时才算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06:57 大众网-齐鲁晚报

  核心提示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江中联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积极稳妥安排“新失业群体”的建议》的提案。提案中指出,“新失业群体”的数量已经超过下岗职工等“老失业群体”,这是首次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上关注中国的“NEET”族。

  ■“NEET”发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英国,是“NotinEducation,Em-ploymentorTraining”的缩写,指既没有正式工作,也没有在学校里上学,更没有去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必须依靠家人生活的青年人。

  ■在中国,调查显示:目前七成失业青年靠父母抚养,成为寄生家里的“NEET”“啃老”一族。青年失业家庭中,平均每个家庭负担1.2个失业人员。其中,具有高学历高知识型的“NEET”一族也为数不少。高校毕业生“NEET”族的涌现引发了许多教育界和其他众多热心人士的担忧。

  根据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这些早该自立的人为何长大却不成人呢?

  啃老者逍遥自在被啃者忧愁无限

  2002年毕业的西南政法大学本科生杨某在家已经“闲”了三年多了,每天都过着昼伏夜出的生活。当同学和朋友白天上班时,她就在家睡觉、上网、打游戏。一到晚上,杨某就开始四处打电话约人,吃饭、唱歌、蹦迪,总之是什么新潮玩什么。她说,不上班是因为不习惯被约束,想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然而,就是为了这种“自由”的生活,杨某的父母每个月要支付2500元的生活费给她。尽管父母单位效益目前都还不错,但看着一天到晚只知道玩的女儿也常常犯愁。他们说,毕竟不能养女儿一辈子呀,自己也还有两三年就退休了,而且好不容易供出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为什么就非要在家闲着呢?!

  面对父母的不理解和烦恼,杨某却很不以为意。她说:“又不是非得我去赚钱养活家,只要我过得开心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工作呢?!”

  吃父母并不快乐对前途充满迷茫

  和杨某一样,有着高学历却在家靠父母养活的高校毕业生不是少数。小宇2000年毕业于湖北省武昌某高校,专业是工商管理。毕业时他曾报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研究生,但没有成功,之后就一直游荡在宜昌的家和武汉的朋友圈子之间,已经“待业”五年,他的眼神显得十分迷茫。

  小宇告诉记者,和他同级毕业的一些同学现在在社会上已经小有成就了,但他只能尽量不去想这些。他每个月从在宜昌经营房地产的父亲那里领取2000块钱的生活费,但基本上是前半个月在宾馆、歌舞厅潇洒,后半个月就天天吃泡面。

  “没有目标和方向,只是得过且过,其实这种生活也并不快乐悠闲。”长叹一口气后,小宇说出了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