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给沙龙一分敬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07:08 大众网-齐鲁晚报

  一些文化人全副古装焚香祭孔,甚至主张恢复儒学的国教地位等等。作为多元文化的一元,应该宽容,但如果企图以之训导大众,便只能训导出“原教旨”式的文化偏执狂———这是一种值得警惕的现象。

  如今正躺在医院里的以色列总理沙龙,年轻时可是个典型的犹太“愤青”,时下的中国“愤青”们根本不能望其项背。

  沙龙当年的“愤青”方式,不是眼下某些网上中国“愤青”的“口力爱国主义”,人家可是真刀实枪的“体力爱国主义”者。沙龙曾为《圣经》中上帝应许给以色列的土地“奉献青春”,浴血奋战了几十年。到了晚年才认识到,保留《圣经》中上帝应许给以色列的全部土地,是不可能的。

  沙龙从一个极端民族主义的“愤青”和“战争狂人”,转变为一个懂得政治权衡的理性的民族主义者,充分说明,貌似正义的极端民族主义,已经走到了尽头。对于“咱中国”今天的“愤青”们而言,尤其应该懂得,民族主义的极端化,必然使民族主义堕落成为包藏罪恶的祸水,这种祸水正在当今世界的一些地方泛滥着。

  今天的世界,还是一个民族国家的格局。因此,一个爱国者,首先还必须是一个民族主义者,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民族主义在“世界大同”还没有彻底实现以前,仍然是一个民族不能抛弃的精神内核。只不过我们要的不是“愤青”式的极端民族主义。沙龙毅然了断了和强硬派三十多年的政治缘分,以77岁高龄另组新党,等于宣告了强悍的极端民族主义的破产。

  当沙龙为推动和平进程理性地实施单边撤离计划后,不知道以色列的“愤青”们是不是会把沙龙骂得狗血喷头,应该会的。但沙龙是一个有勇气的政治家。一个现代社会的政治家,如果彻底抛弃了民族主义,便不可能是一个爱国者,但如果变成一个极端民族主义者,便不可能成为一个现代政治家。沙龙在中东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生态中,既遵守了一个民主国家的政治规范,又遵从理性的民族主义而行事,是难能可贵的。这就是给沙龙一分敬重的理由。

  近几年来,一种极端色彩的文化保守倾向开始在中国民间出现,比如一些文化人或者穿起长袍马褂读起了经书,或者全副古装焚香祭孔,或者忙着建古式的书院,甚至有人主张要恢复儒学的国教地位,征收儒教遗产税等等。作为多元文化的一元,应该宽容,但如果企图以之训导大众,便只能训导出“原教旨”式的文化偏执狂———这是一种值得警惕的现象。

  极端民族主义,可以封闭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僵化一个民族的思维,最后的结果是,极端民族主义者只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只认为自己是真理的化身,只认为自己是爱国的,别人稍有异议,哪怕是无意中的疏忽,都会被斥之为“卖国”,都会被“口力爱国主义”者的口水淹死。这样的闹剧,中国的“愤青”们已经在网上尽情地表演过不知多少场了。

  金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