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国经济普查引发各省座次重排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07:12 南京报业网

  【南京日报报道】 据经济参考报12日报道,就在我国公布修正后的2004年GDP的第二天,北京市统计局就以最快的速度公布了经济普查后北京市的GDP数字。这也许是因为新数据让北京太“喜出望外”了:北京GDP总量净增41%,一下从原来的第15位上升到第10位,排名上升幅度居全国第一。

  经济普查不仅一下子就改变了各省(市、区)原先排定的“英雄座次表”,更由于
其挤干水分的作用而引起强烈关注。

  前9位排序未变

  普查前后,省市区1—9名的排名次序未变,顺序是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南、河北、上海、辽宁、四川。普查后,北京由第15位上升为10位,湖北由第10位下降为第13位。

  山东对广东压力减轻

  按公报数,2004年广东省GDP为16039.46亿元,排第一;山东省GDP为15490.73亿元,排第二。

  据广东省统计局局长卜新民介绍,调整后广东2004年GDP相比“老二”山东的优势,将由550亿元拉大到3800亿元以上。随着经济普查对各省GDP的修订,广东终于可以暂时不再听到山东紧追的脚步了。

  服务业决定各省排名

  北京之所以能是此次排名上升最快的省(市、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经济普查让北京找回了大量的服务业产值。北京此次前进五位,湖北、福建、湖南、黑龙江、安徽五省位次就只能依次下调。同样的情况还有山西省。据记者了解,此次陕西位次由第22位上升到了第19位,超过了原先排在前面的云南、天津和吉林。

  有消息表示,普查数据调整后,全国31个省(市、区)GDP总量排名,共有5个省(市、区)位次前移,7省(市、区)位次后移。

  普查让注水数字无所遁形

  各省(市、区)对经济普查修订后的GDP排名之所以如此重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我国当前,GDP经常被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硬指标”,GDP数字高,说明干部能力强,可能升迁;数字低,就被认为分管官员能力不行,不但升不了官,还可能被“末位淘汰”。

  正因为经济增长指标常被作为评价考核主要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各省,乃至下面的市、县,都对地方的GDP数字十分重视。于是就有人开始考虑对GDP“注水”。数字显示,2004年各省区市上报的全年GDP汇总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增速相比,高出3.9个百分点,总量差距高达26582亿元,相当于我国西部地区十一省一市的GDP总量。

  为何统计数据会有这么大的误差?当然有技术方面的问题,比如有些地区受到年初制定计划指标的影响,落实指标时层层加码;核算工作不规范;资料来源不同;重复计算等等。但是,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却表示,最根本的问题并不在于技术。他说:“有些地方仍然过于看重GDP,报送统计数字时左顾右盼、层层加水。”

  这一情况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统计部门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以保证数据准确。比如说从2005年起省级GDP数据要由国家统计局联审,比如说进行经济普查。

  从此次经济普查结果来看,经国家统计局抽查,数据填报的综合差错率仅为4.9‰,让这些注水数字无所遁形,于是共有12个省2004年GDP数字将下调。

  地方欢迎丢掉历史包袱

  一些省(市、区)修订后的GDP总量反而下降是这次普查的一个特点。各地对这次普查的反映很好,他们都希望搞得准一些,特别是有些历史包袱,20世纪90年代初甚至80年代虚报的数,说不清楚,扔也不好扔了,扔了等于否定以前的政绩,留着是背着大包袱,加进来很困难。这次一刀两断,轻装上阵,进入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这是好事情。曾季(编辑暴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