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助学贷款逃单困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16:06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王全宝 摄影/张珂

  42名大学毕业生因未及时归还助学贷款,被起诉到法院。当银行以司法诉讼的方式处理助学贷款风险时,人们不禁 要问,对簿公堂是否是破解助学贷款难题的良方

  2006年1月7日,麻龙刚匆

  匆赶往自己的母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昌平校区。

  由于未按合同约定归还国家助学贷款,2005年12月28日,中国石油大学昌平校区的23名本科毕业生被中国 建设银行北京市昌平支行告上了法庭。银行要求解除双方借款合同,并让学生归还所借款项的本金和利息。

  2006年1月5日,又有19名中国石油大学毕业生以同样案由被起诉,至此中国石油大学昌平校区被起诉的毕业 学生达到42名。麻龙刚是被建行起诉的42名学生之一。这次到学校,他是想看看学校或者银行能否通融一下,将贷款再延 付一段时间。

  学生窘迫失信

  2001年,出身农民家庭的山东聊城人麻龙刚,考上了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系。与众多农村考生一样,全家在为 他金榜题名喜悦的同时,5500元的高额学费让全家陷入了迷茫。正在家人一筹莫展的时候,父亲打听到了学校可以贷款上 学的信息,全家人又为之振奋。依靠政策,当年9月麻龙刚顺利走进了大学的校门。

  当年12月中旬,在中国石油大学学生处的组织下,麻龙刚与建行昌平支行签署了《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信用助学 借款合同》。按照合同约定,他须从毕业当年9月起开始分期偿还借款本息。如果连续3个月未偿还本息,建行有权解除合同 。

  2004年秋季,新的国家助学贷款规定开始在全国普通高校全面实施。较之原有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新规定有很 大突破。首先是延长了还款年限,由4年还清改为6年还清;其次在贴息方式,在校期间利息由财政补贴,毕业后开始计付利 息;第三是经办银行的确定由国家指定商业银行改为招标;第四是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财政和高校各承担一半。不过,由于时 间段的关系,麻龙刚的助学贷款合同仍按照原来的政策执行。

  2005年7月,麻龙刚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按照他与建行签署的合同规定,麻龙刚应当在毕业后两个月开始还助 学贷款。但事实与麻龙刚的期待存在巨大的差距,原本想通过大学的跳板在城市找到一份稳定工作的愿望并未实现。在众多毕 业生的竞争中,麻龙刚一直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后经朋友介绍,2005年11月,麻龙刚应聘到天津一家企业做销售 工作,但不久对方毁约,他又不得不重新开始艰难的求职历程。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个道理我懂,我决不是那种不讲信用的人。可现在我拿什么来还贷?”对于目前的困境, 麻龙刚颇显无奈。

  “签合同时,没想到就业压力这么大,以为上班之后每月工资4000到5000元,还贷款肯定没问题,没想到4 年之后,工作这样不好找,并且工资这样低”,麻龙刚说。

  学校无可奈何

  “被昌平法院起诉的42名毕业生分别来自陕西、河南、山西、山东、四川等全国各地的农村。贷款合同上的联系地 址大多为原籍住址,许多学生在毕业后就不知去向了。”

  中国石油大学宣传处一名干事说,其中有9名学生因读研等原因,所留的地址仍是中国石油大学的校址,但是目前这 些学生都很难联系到。

  2000年至2002年,建行北京分行陆续与目前成为被告的42名学生签署了《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信用助学 借款合同》,42名学生向中国建设银行北京昌平支行分别申请了数额不等的助学贷款。

  这些贷款中,最高借款额为3.6万余元,最低的3000多元。毕业前夕,42名学生分别又与中国建设银行北京 分行签订了《国家助学贷款借款补充合同》,这份合同规定了毕业生具体的还款数额、期限以及还款方式。

  2005年12月28日,北京市昌平区法院对此案立案后,根据助学贷款合同上的原址向所有被告发出传票。20 06年1月6日,一名姓李的河南毕业生在收到传票后,已将所欠的1.5万元贷款全部偿还银行,但其他被起诉的毕业生还 没有反应。

  “最主要的是学生在签署贷款协议时过于乐观,认为毕业后挣钱还款没问题,没想到就业问题都解决不了,何谈偿还 助学贷款呢!”中国石油大学学生处一负责人认为,出现学生不还款现象,与学校没有多大关系,造成不还款现象有很多原因 ,还包括有些学生缺乏信誉。

  没有工作难还

  “欠贷不还固然和有的学生缺乏诚信有关,但就业情况不佳是造成还贷难的重要因素。”一位建行北京分行有关负责 人认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管理学专家范桠枫也表示,目前实行的助学贷款政策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助学贷款应 当符合大学毕业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

  国家助学贷款还贷率低一直困扰着各贷款银行。对此,大学生的诚信缺失一直是被诟病的主要方面,但随着就业压力 的增大,“就业难”逐渐成为学生还贷路上的“拦路虎”。

  “出了校门未必能立即就业,特困生找工作比别人又多一份艰辛。即使是找到了工作,每月千把块钱的工资,吃饭、 租房都勉强,还贷更成问题。”这位建行负责人表示银行也知道学生还贷存在的困难。

  大学生就业难而导致还贷状况不佳的情况,也引起了相关学校的重视。中国石油大学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人表 示,今后学校召开应届大学毕业生招聘会,中心将帮助特困生就业,就业指导部门已制定出毕业生就业服务计划,将为家庭困 难的学生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和就业技巧培训,优先推荐就业机会。

  政府应担风险

  “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承担者应该是政府,而不是银行。”对于银行面临贷款风险选择起诉学生的情况,范桠枫认为 。早在助学贷款推出之初,就有专家判断,在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助学贷款作为国内唯一的无担保贷款,风险极 大。

  在美国,22%的人都负有同一种债务,这就是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助学贷款。几年来,美国政府为了不让学生因为贫 穷而与大学擦肩而过,加速助学贷款的发展。

  美国大学也在扩招,与此同时,学费也越来越昂贵。从1991年到1995年,全美名牌大学学费平均增长了41 %,普通公立大学学费则上涨了38%,高于同期消费指数12%的增长,。

  “美国助学贷款成功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承担贷款风险的是政府,而不是银行。”范桠枫说。

  美国最重要的助学贷款有两种:一种叫做“帕金斯贷学金”,这种贷学金直接来自于政府。另一种叫做“斯坦福贷学 金”,这是美国目前最盛行的国家助学贷款。“斯坦福贷学金”分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资金直接来自政府,政府承担风险。

  另一种形式是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由州政府进行担保,联邦政府进行再担保。如果学生违约没有归还贷 款,或者由于死亡、疾病等原因无法还贷,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将向银行赔付95%的拖欠贷款,这对银行来说,是个“定心丸 ”。

  为了防范未知的风险,美国政府还规定了更加灵活的还款方式和非常多的优惠减免措施。学生毕业后,可以每月还固 定的数额;可以开始还的比较少,然后逐渐增加;还可以根据个人的收入增减采取浮动的还款方式等。总之,学生可以根据自 己毕业后的就业和收入情况灵活采取还贷方式。

  不能只靠贷款

  目前一提到帮助贫困学生,很多教育部门的负责人就会想到助学贷款,然而,助学贷款只是帮助贫困学生的一种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博士生导师劳凯生认为,解决贫困学生问题,不能只依靠国家助学贷款,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更好地 解决贫困生的问题。

  为保证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许多大学设立了包括奖学金、助学金、贷款、减免学费、 临时困难补助和勤工助学等资助项目在内的“经济困难学生助学体系”。此外,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捐资助学等措施,也在一 定意义上发挥出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作用。

  虽然成为了被告,但是麻龙刚认为自己还是幸运的,申请助学贷款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的,要经过学校以及银行严 格的资格审查,最后能申请到助学贷款的没有几个人,他所在的班级有17个同学提出了申请,最终只有他获得了助学贷款。

  信用尚需完善

  随着借款学生陆续毕业离校,逾期归还贷款及违约人数仍持续增加,而催收难度也在加大。据中国银行北京分行有关 人士透露,1999年刚出台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时,曾有一段时间是按照商业贷款的方式操作的,如规定学生贷款需要学校作 担保或由学生家长提供存款证明、房产证明等进行抵押,但由于没有考虑到贫困生的实际情况,因此当年很少有人获得贷款。 而到2000年,助学贷款制度全面实施,国家调整了有关政策,贷款只需以学生信用作担保。对银行来说,发放国家助学贷 款的风险性显而易见。

  在英国,人一生下来就会得到一个社会保险号码,申请助学贷款、工作收入、纳税、领退休金等全都得靠这个信用号 。换言之,这个号码等于个人的社会信用档案密码,将伴随一生。“欠债不还,就等于放弃与自己信用联系在一起的一系列切 身利益。”范桠枫认为良好的信用记录体系会更好地约束每个贷款的学生按时还款。

  但在中国,每个人的信用记录几乎还是空白。在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助学贷款作为国内唯一的无担保贷 款,要规避风险,能做到的就是增加国家投入,完善信用体系。

  对于欠费学生中家庭困难的比例,《新世纪》周刊并未获得相关数据,但是它确实说明在高校有很多学生因为学费而 备受困扰。“毕业后,如果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学生一般会按照诚信原则还款,但刚毕业后就要开始还贷款,还是不现实的。 ”中国石油大学一位“负债”在校学生表示了对毕业后还款的担忧。

  42名毕业学生被法院起诉已把残酷现实摆在了他们的面前,不贷款面临着失学的风险,贷款还不上又将面对被起诉 的尴尬,他们面临两难的选择。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