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苍山洱海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科学发展看大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4日09:55 云南日报

  “我到过世界上许多美丽的地方,也走过国内许多优秀的城市,可是我认为我的家乡大理是最适合于人类居住的地方!”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在北京为大理申报中国最佳魅力城市时向众多记者热忱推荐,她深情地说:“我相信,到过大理的人都会喜欢上大理,爱上大理!”

  杨丽萍的自信源自于大理的“魅力”。碧波荡漾的洱海,同样见证了在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今天的大理正在日益走向人与自然和谐。

  建设滇西中心城市,洱海的治理与保护是基础和前提;

  保护与建设相协调,是实现和谐的关键

  近几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大理市城市建成区面积每年以2平方公里以上的规模递增。“大理好风光,世界共分享。”大理州州委书记顾伯平对大理的挚爱之情溢于言表:“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省政府大理城市建设现场办公会精神,将大理市建成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吸引力大的滇西中心城市;建成我国著名的文化特色、旅游特色浓郁的现代城市;建成世界上适宜人类居住和发展的环境友好型城市。”

  2003年9月,省政府召开大理城市建设现场办公会,明确了大理市的建设布局:“一海、两线、两片”。“一海”,即洱海。进一步加大对洱海的保护力度,在搞好保护的前提下环洱海进行布局。“两线”中的西线,突出环境保护、文物古迹抢救和保护,大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形成串珠式城镇;“两线”中的东线,积极创造条件,适时开发,依山而筑,顺势而居,发展山地城市。“两片”中的洱南片,以凤仪为重点,主要发展和布局商贸物流业及新型工业;“两片”中的洱北片,重点建设绿色生态带,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大理州和大理市党委、政府积极行动,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做到“思路项目化、项目数字化、措施具体化、效益最大化”。目前,《大理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工作及《大理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投资20亿元打造的大理古城东城楼及水景工程、大理古城至下关镇截污干管工程、大理市污水处理厂、大理新世纪中学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相继竣工,投资1.8亿元的大理市全民健身中心将于2006年11月前投入使用。

  大理人有一个共识:″做规划时的'节省'实际是最大的'浪费',超前规划表面看是'浪费'实际是最大的'节约',大理的规划至少要管用100年。″总投资近1.4亿元的洱河南路综合管网工程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在4公里多长、Ⅱ级路面的洱河面路,两排绿树在路灯映衬下生机盎然。更令人自豪的是地下的综合管网,4100多米的雨污分流箱涵,断面为6.2米×3.5米和6.2米×4.5米,978米的隧道,断面为4.5米×4.5米,两辆卡车可以并行通过,可谓几十年也不会落后″。

  ″洱海如果保护不好,我们将成为千古罪人!要把洱海保护作为大理加快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所有规划、开发和建设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洱海保护,力争2006年把洱海的水质总体恢复为Ⅲ类,向建州5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州长赵立雄两年多前在洱海治理保护责任书签字仪式上掷地有声的话,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洱海是大理州各族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湖″,大理州早在1989年就出台了依法保护洱海的管理条例,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治理措施,洱海成为全国城市近郊保护得最好的湖泊之一。然而,湖泊的保护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的过程,2003年夏秋之交,洱海再次出现大面积的″蓝藻″,特别是七至九月水质下降到Ⅳ类,洱海又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拐点″。大理人响亮提出″洱海清,大理兴″,在巩固洱海滩地退房、退田、退鱼塘,还湖、还林、还湿地成果的基础上,开始实施以科技为支撑的″六大工程″保护洱海,主要内容包括洱海生态修复、环湖治理和截污、流域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主要入湖河道环境综合治理和城镇垃圾收集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流域水土保持、洱海环境教育管理等,目前各项工程进展顺利,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治理保护体系。2005年,洱海在上年全湖水质恢复并稳定保持在Ⅲ类之后又一次总体达到Ⅲ类,其中3月、5月和12月达到Ⅱ类,提前一年实现了省政府大理城市建设现场办公会提出的目标。流域内的经济社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仅洱海渔业产量一项,全年起捕量为7278吨,比上年增加21%。

  同时,更为可贵的是,大理在建设滇西中心城市的过程中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坚持把苍山、洱海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作为规划和建设的最重要依据和首要前提,做到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与城市建设相一致,自觉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外在价值的体现;

  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便能充分发挥和谐的效益。

  大理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多项桂冠,中外旅客纷至沓来。面对先辈留下的资源″财富″,大理人不是淘空吃尽,而是齐心协力让财富″增值″,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永华道出了其中秘诀:″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外在价值的体现″。

  蝴蝶泉是大理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美景,也是大理自然美景中人与自然和谐的″名片″。如今,蝴蝶泉″长″成了一个大公园,奔腾而泻的泉水被大理人十分珍惜地蓄积于照妆潭、鸳鸯池、情人湖3个泉,深邃清幽,同四周茂密的森林相映成翠,令人留连忘返。大理人不仅建了″蝴蝶馆″展现蝴蝶的生态、品种以及与蝴蝶有关的蝴蝶文化,而且建起了″蝴蝶大世界″生态园,每天每天放飞蝴蝶2000至3000只,人们天天可以看到″会飞的花朵″,一年四季″与蝶共舞″,增添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亲和力。

  ″大理旅游所打的不仅是风光牌,更核心的是文化牌。″ 大理旅游集团副总经理字旭东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每新建一个旅游景区,实行一个旅游项目,都十分注重与文化的融合,在理念上已经形成围绕塑造文化灵魂来开展项目。″他作为主要策划人之一,就有一个″杰作″――洱海中的″南诏风情岛″。过去,那是一个许多人叫不出名字的荒岛,由大理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开始投资开发旅游业。他们一开始就树立了一个这样的理念:″建筑为形,文化是魂″。岛上的石头、古树、雕塑、房子,处处体现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特色。2001年10月,国家旅游局评定南诏风情岛为大理第一个″国家4A级景区″。如今,风情岛上中外游客纷至沓来,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宝岛″。

  大理古城西郊与著名的崇圣寺三塔遥遥相望,有一座被著名制片人张纪中称赞为″中国一流、西部第一″的影视城。 这座″城″,2002年由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投资1.2亿元兴建,占地面积770亩,总体按″大理特点、宋代特色、艺术要求″的原则进行设计,由″大理国″、″辽国″、″西夏王宫和女真部落″三大片区组成,突出″错落、变化、统一、大气″,宋代大理国城楼、皇宫等146个单体建筑既有历史沧桑感又有生活真实感。然而,拍完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后,影视城曾经出现过旅游观光的客人越来越少的状况。2004年2月,大理天龙八部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由大理旅游集团组建公司实施企业化运作,借天龙八部影视剧热播之机开拓客源市场,同时在″卖景点″到″卖文化″上大做经营文章,使一座″死″城又″活″起来了。由大理旅游集团投资2500万元在影视城内兴建的我省第一座室内摄影棚已经开工,预计2006年4月竣工。天龙八部影视城公司经理赵剑告诉记者:″景点是死的,文化是活的。我们还要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让游客的静态参观变为更丰富多彩、更具娱乐性和参与性的文化活动。″

  大理2005年刷新纪录的两组数字令人振奋:全州接待国内旅游者646.8万人次,海外旅游者17.2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达47.9亿元;全州文化产业总产出预计实现33亿元,增加值为18亿元。

  大理,文化与旅游产业交相辉映;大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