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名利湮没学术热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4日11:02 解放日报 | |||||||||
丘成桐,生于1949年,当今最著名的国际数学大师之一。1983年,他获得素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兹奖,是迄今唯一获该奖的华人。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丘成桐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表彰他在推动科技发展、培养科研人才等方面为中国做出的重大贡献。 “对学术成果握有评判权的学者,如果已经追不上世界科研最新潮流,是不是还该
做学问不能“媚俗” 在谈及对中国基础数学研究看法时,丘成桐指出,“基础研究一定要一步一步走,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浮躁。”他曾用一个崭新的方法去研究“调和函数”。但开始时,这种方法并未得到学术界的赞赏,直到最近几年,大家才领会其价值。 好的学术文章应该“文已尽而意有余”。丘成桐认为,许多有创意的文章,未必能马上得到认同,往往十多年后才见其功;而那些为“流俗所好”的文章,学术寿命不过两三年而已。现在,国内有些二三流学者,因为快速出了二三流的研究成果受到追捧;但他们要跻身世界前沿,缺乏底气。 学术热情要“保鲜”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许多学者追求的境界。丘成桐认为,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必须对科研始终保持热情。 “我的一位朋友,一见到问题可以用曲率来推理,就眉飞色舞。我的一位学生,见到与爱因斯坦方程有关的几何现象,就赶快寻找它的物理意义,兴奋异常。”丘成桐认为,对学术的浓厚感情,可以使学者对研究对象产生直觉。直觉是宝贵的,有时可以用来证明定理,有时可用来提出新学说。 丘成桐说,国内有些成名的学者,文章甚多,但了无新意,这是对自然界、对数学没有感情的表现。有的为了某个头衔,竟甘愿风尘仆仆四处奔波。 “解题机器”难成数学大家 数学与中国文学,似乎相隔甚远,但丘成桐认为两者相通。“和文学艺术一样,数学也有着自己的文采。它表现简洁,寥寥数语,就可表达不同现象的法则,甚至在自然界中发挥作用,这是数学优雅美丽的地方。” 丘教授表示,国内不少学校,主要引导学生“考试拿高分”,而不重视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他曾与一些高三数学尖子见面,发现不少学生对数学没有清晰的概念,对定理不甚了了,只是做习题的机器。解题机器难以成为数学大家。 本报记者徐敏本报实习生陈珊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