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把握机遇加快功能转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5日09:20 东方网-文汇报

  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书记陈安杰

  杨浦区内聚集了复旦、同济、财经、水产等14所全日制高校名校,此外该区域还拥有6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以及150余家科研机构,还有49名两院院士,5000多名教授、副教授,形成国内屈指可数的知识人才密集区。市委、市政府将该区定位为“知识创新区”。作为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的主战场,“知识杨浦”不负众望,以“
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创新发展机制,迅速走向知识经济的“硅谷”,人文街区、科技园区、知识经济产业带在大学周边“日长夜大”;“玉米塑料”“天臣防伪”等一批创新成果催生了新兴产业。为进一步完善创新发展机制,推进知识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本报与杨浦区委、区政府联合举办“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构建杨浦知识创新区”的专题研讨会,市有关部门领导和高校负责人汇聚一堂,各抒己见,丰富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创新发展机制的内涵,勾画了“知识杨浦创新天地”的美好前景。

  ——编者

  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是市委、市政府于2003年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和奋力拼搏,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已成为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的旗帜。在这面旗帜的引领下,形成了各方合力推进杨浦知识创新区的局面。

  在“三区联动”的框架下,区校互动局面已经形成。最近,杨浦区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达成共识,双方建立区校领导定期沟通协商机制和操作层的全方位合作推进机制。围绕同济百年校庆,区校双方提出共同打造“杨浦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宏大计划,使同济大学周边形成现代设计创意产业、国际工程咨询和服务产业、绿色科技产业等三大集聚区,到2010年,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将凸显其品牌和实力。

  市区联动势头看好。市科委与杨浦区签订了《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市区联动推进“知识杨浦”建设协议书》。市经委也和杨浦区达成共识,支持杨浦成为“上海综合型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市知识产权局、工商局、版权局和职工技协与杨浦区一起建立了上海知识产权园。市建委、房地局、地产集团与杨浦合作联动,共同推进滨江旧区改造。“知识杨浦”的内涵日益丰富多彩,相关资源在加速集聚。

  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市委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要推进知识杨浦等创新基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和上海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的叠加,构成了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面临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到2010年,上海轨道交通达到400公里,旧区改造安排400万平方米。这“两个400”,对杨浦来说是重大的历史机遇。上海400公里轨道交通中,涉及杨浦的有4号线、8号线、10号和12号线,建成后杨浦区域内轨道交通里程逾26公里;在此期间杨浦旧区改造将达100万平方米。“两个400”为改善杨浦交通状况和群众生活环境提供了机遇。

  未来几年,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将在四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发挥“大厂、大学、大院、大所”集聚的资源优势,以知识创新引领区域功能转型和提升。二是,确立与知识创新区定位相适应的新型产业体系和产业布局。三是,实现知识创新区空间形态南北呼应、东西联动。南北呼应,就是北部继续实施聚焦五角场战略,南部争取滨江地区点上有重大突破;东西联动,就是实现以复旦、同济为核心的西片大学集聚区与以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为核心的东片大学集聚区功能的完善和提升。四是,突破体制机制瓶颈,推动“三区联动”内涵深化。

  陈安杰:未来几年,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将在三个方面取得突破

把握机遇加快功能转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