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如何看待14万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02:07 都市快报

  巨额的储蓄是看得到的财富是投资的来源

  近20多年中,我国储蓄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储蓄率大体维持在38%至40%左右。

  高储蓄率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资金来源,源源不断的资金流保证了金融机构
的流动性,增强了银行的稳定性。

  而对于普通百姓而言,14万亿的居民储蓄余额,意味着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有能力储蓄更多,这是看得到的财富。

  储蓄是投资的来源,而投资正是我国经济近几年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对银行来说高储蓄率是把双刃剑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背负大量不良资产的同时还能正常运转,其原因也在于储蓄率居高不下。当前银行已有和已剥离尚未处理的不良资产、证券和非证券资产损失、保险业的投资损失和利差损失等积累的数额巨大,很难消化,如果不是高储蓄率的支撑,金融的运行和平衡就将被打破。

  但储蓄率居高不下,无疑是把“双刃剑”,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前不久,央行行长周小川曾公开对我国过高的储蓄率表示担忧。

  由于目前我国的银行除了贷款给企业,很少有其他渠道来消化存款。储蓄转化投资的效率不高,就有可能导致银行业的风险累积。此外,债券和股票市场等直接融资发展总体滞后,结果银行承担了一些本应由金融市场承担的风险,金融风险向银行业集中。

  很多经济问题的根本在于储蓄率过高

  专家们更为忧心的是,我国经济中存在的投资率过高、较多依赖出口、消费率偏低等问题的根本原因,也在于我国的储蓄率过高。

  有关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投资增长27.8%,依然保持高位。而过去几年,我国的储蓄率一直占到GDP的45%左右,这就意味着还有很大的资金等待投资。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指出,高储蓄率必然导致高投资率,而我国连续多年高增长的投资依然无法完全吸收过高的储蓄率,而高投资率所形成的产能又不能被国内消费吸纳,这就形成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差较大,而国内需求相对不足的局面。(都市快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