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仅靠章志标解决不了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03:51 新桂网

  据《长沙晚报》1月15日报道,有人说他是难缠的“刁民”,有人说他是顽强的“环保卫士”。章志标说:“我只是一个农民。”当不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喝不到干净的水时,章志标等湖南长沙黄兴镇蓝田村民不再沉默了。某“小化工”老板放出话来,只要章志标不带头闹了,就马上送几十万元钱给他。当天,章志标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不要钱,要命!”

  这是一位扳倒13家污染化工厂的农民,这是一位面对威逼利诱毫不动心的英雄,这也是一位与强大权势部门不懈抗争的壮士。章志标所在地曾是有名的“化工之乡”,但化工厂污染严重,导致鱼虾死亡、土壤酸化,当地百姓煮不了饭、泡不了茶,这正是章志标挺身而出的原动力。我一方面为章志标的壮举击节赞叹,一方面却陷入深深的悲哀:当地居民可以为章志标的出现而庆幸,然而其他地方又该如何呢?

  众所周知,在城市,污染企业已属“过街老鼠”,早已为市民唾弃,但这些污染企业并未寿终正寝,而是搬迁到农村地带。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约束,这些企业把农村当作天然垃圾场。在这种情形下,一些地方的农民遭受严重的水、气污染而罹患癌症等致命疾患,有的地方甚至被称作“癌症村”。

  让人悲哀的是,农民在主张自身权利时往往力有不逮,或者没有主心骨带领他们表达意愿,或者慑于当地政府部门的威吓而噤然失语。而且,在污染严重影响当地人生活的情况下,某些地方官员仍然执意力挺那些污染严重的纳税大户。如此看来,只有涌现出更多的章志标,农民的自身权益才能少受侵犯,农民也才有望少受污染之痛。

  问题是,单靠章志标这样的人的力量,显然还不够。章志标作为农民,对当地政府部门构成不了决定性的压力。试想,如果没有“三湘环保世纪行”记者的参与,如果不是事情越来越大最终惊动了中央领导,事情或许不会如此峰回路转而柳暗花明。因为,某些基层官员在畸形政绩观的诱导下,宁要经济增长不要百姓健康。章志标的遭遇不正说明了这个问题吗?章志标一方面要和利益驱动下的企业抗衡,另一方面却要和污染企业背后的政府官员对垒。面对强大的对手,明显弱势的章志标们其胜出实属不易,这种胜利绝非完胜!

  有识之士指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三农问题”的重要内涵,是比“农民负担”更为沉重的负担。诚然,要想较为彻底地解决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就不能仅仅复制章志标的成功。而是要让“唯经济增长论”真正消弭于无形,也不能容忍“环保纳入官员考核”沦为一纸空文。而且,对于那些牺牲环境赚取GDP的地方,要把官员问责纳入环保执法程序。当然,对于积贫积弱的经济落后地区,找到适合经济发展的路子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王石川)编辑:杨东作者:王石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