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北大毕业生卖糖葫芦专题 > 正文

北大毕业证岂能是“就业通行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03:59 新桂网

  据《沈阳今报》1月14日报道,北大毕业生武小锋卖糖葫芦的事情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更引起了大连市人事局的高度重视。大连市人事局的相关领导专门研讨了武小锋的情况,并将为其提供最适合他的岗位。报社的热线电话响个不停,来自国内的多家企事业单位纷纷对待业在家的北大才子抛出“橄榄枝”。

  “这么高的学历却未被人才中心发现”,“北大毕业生是人才啊,
怎么能浪费呢?”就业指导中心和企业的领导如是说。在社会的关注下,待业半年在家卖糖葫芦的北大毕业生将要找到适合自己飞翔的一方天空,这个结果的确让所有人欣慰。但欣慰才下眉头,思考又上心头——在如今“博士一走廊,硕士一礼堂,学士一操场”的就业形势下,武小锋何以由“冷饽饽”摇身变成很多单位青睐的“香饽饽”?

  北大毕业证是一张“就业通行证”吗?对此,笔者有两个问题:假如武小锋不是北大毕业生,而只是一名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是否还能享有如此社会关注?假如武小锋是北大学生,成为一家“糖葫芦托拉斯”的总裁或者CEO,是不是就没有辱没北大的百年辉煌呢?

  其实,很多人一直都有“学而优则仕”的集体无意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大学生,尤其是北大的学生毕业后一定要被委以重任,而不是回到草根社会。这不是与几十年来我们国家一直倡导的“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劳动者光荣”的价值观念格格不入吗?

  武小锋一夜成名成为“香饽饽”,这不能说不是件皆大欢喜的好事。到底武小锋有多高水平,应该是由用人单位来品评发现,如今只因为他拥有“北大”的光环,让像他一定是“

千里马”似的,这很不正常。

  卖糖葫芦的北大毕业生享受到了舆论的怜悯、大众的同情和企业的关爱,他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在当今的就业市场上,还有多少“卖糖葫芦”的大学生?还有多少求职碰壁的大学生?能够让每名毕业生都能像武小锋一样生活在阳光下,得到同样的怜悯、同情和关爱,让每名毕业生平等地参与就业竞争,这应该是一个和谐成熟社会所应具有的共性。否则,北大毕业证就是“就业通行证”的质疑不仅萦绕在笔者心头,更是社会公众心中抹不去的困惑和隐忧。

  (赵学勤)编辑:杨东作者:赵学勤

  相关专题:北大毕业生卖糖葫芦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