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假高考状元冒清华名全国敛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05:13 重庆晨报

  

假高考状元冒清华名全国敛财

  “清华大学高考状元励志演讲团”签售的“励志图书”均为非法出版物(《敢对自己说》封面人物为郑山林)。京华时报供图截至目前,“清华大学高考状元励志演讲团”在全国各地中学的巡回“公益演讲”已达四百多场。这个演讲团在吸引许多中学生的同时,也频频受到人们的质疑———一些听过演讲的学生及家长认为,借“公益演讲”之名销售所谓
的“励志图书”,才是这个演讲团的真正目的。从1月8日起,记者开始对该演讲团展开调查。

  演讲团全国“巡演”

  1月初,“清华大学高考状元励志演讲团”在北京市159中学举行了演讲会,并现场签售“励志图书”。至此,该演讲团已经先后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的300多所中学演讲了400多场,其中北京的学校就有200多所。

  根据河北省保定市东方双语学校在其网页上的介绍,主讲人郑山林和暴强(二人均为清华大学毕业生)演讲的主题是“有效学习、快乐成长”。演讲会的内容包括:苦学是成功的必要保证,如何利用“学习计划”有效提高学习成绩,如何培养“从责任到兴趣,从兴趣到习惯,然后把习惯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将“学习与成长”的烦恼化解,如何建立良好的、健康的异性同学关系等。

  “励志图书”大半是空白页

  据了解,在该演讲团全国各地400多次的巡回演讲中,有一个一成不变的程序,即:演讲后,演讲团工作人员总要向现场听讲的学生推介一本由演讲团编写,据称是根据清华大学高考状元成功经历而专门为中学生们设计制作的“励志图书”。

  不过,在本报记者接触到的多名学生及家长中,有质疑的不在少数。一名学生家长说:“什么‘公益演讲’,实际上,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卖书来赚学生的钱。”对于“励志图书”,这名家长说:“300多页的书里,一大半是空白页,什么实质内容都没有。”

  主讲人头衔多造假

  “清华大学高考状元励志演讲团”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主讲人暴强说,演讲团成立于2004年6月,主讲人是他和郑山林两人,另有七八个工作人员负责联络工作。演讲团的基本运作方式是,先由工作人员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跟各学校以及各地教委联系,征得同意后安排主讲人前往演讲。在该演讲团发出的宣传材料上,列举的主讲人头衔如下:

  郑山林:清华大学高考状元励志演讲团团长、山西省右玉县挂职副县长;曾担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团委常务副书记、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团委书记;他高考时以作文满分,数学满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现为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暴强:清华大学高考状元励志演讲团首席演讲,曾经担任清华大学电视台台长、清华大学演讲与辩论协会顾问兼教练。

  然而,这些身份都是真实的吗?1月10日,清华大学方面对此的回复如下:清华大学不存在“高考状元励志演讲团”。郑、暴二人确为清华大学毕业生,但郑山林并非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他只是1997年入学的一名土木系专科生。暴强则是在清华大学读的第二学位。郑山林未曾担任过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团委常务副书记、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团委书记等职务。暴强也未曾担任过清华大学电视台台长、清华大学演讲与辩论协会顾问兼教练等职务。此外,山西省右玉县办公室也对记者表示:“右玉县政府没有郑山林这样一个挂职副县长。”

  另据了解,郑、暴二人并非当年的“高考状元”。对此,暴强解释说,因为他和郑山林两名演讲团主讲人都来自清华,“清华的学生都是最优秀的,类似于从前的状元。”因此在演讲团成立时取名为“清华大学高考状元励志演讲团”。

  签售书为非法出版物

  “清华大学高考状元励志演讲团”签售的“励志图书”究竟是什么东西?

  2005年7月之前,演讲团卖的是一本叫《成长日记》的书。该书标注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书中收集了杨振宁等三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国内著名科学家的求学情况及7名在校“清华状元”的学习经历和心得。这本书定价38元,有近三百页,文字寥寥,有几乎近半的空白页,据说这是为购书学生写励志日记特地留出来的。

  “这是一本盗版书。”13日下午,高等教育出版社打击盗版办公室的吴主任告诉记者,2005年7月初,出版社接到一位家长的投诉后展开了调查。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举报,2005年7月7日,海淀区文化委员会执法人员会同海淀区警方,联合对位于海淀区华清嘉园的“清华大学高考状元励志演讲团”的办公地址进行查抄,现场抄得600多册非法出版的《成长日记》,并将演讲团负责人郑山林和暴强拘留审查。经执法部门查实,该单位售书非法所得共计50多万元。

  据了解,因为非法出版《成长日记》,郑、暴二人至今还处于“取保候审”阶段。但就在“取保候审”期间,郑暴二人继续他们在中学里的演讲,并继续签售“励志图书”。在《成长日记》被查抄之后,他们又编出一本《敢对自己说—————谁比谁差》,以供演讲后销售之用。

  学校称接待多有“疏忽”

  为什么有那么多学校愿意接纳他们,并组织学生听演讲呢?

  对此,曾接待该演讲团并组织学生听演讲的大兴区某中学政教处老师的解释是:“他们是‘公益演讲’,不收学校、学生一分钱。鼓励一下学生努力学习,总没什么坏处吧?”

  至于对两名主讲人身份及所签售的图书的核对工作,这名老师连称“疏忽”。据京华时报15日消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