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建设合理用人机制遏制跑官要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08:35 检察日报

  春节将至,同事好友之间,相互走动走动,拜新年,贺新春,这是人之常情。但我们要警惕另外一种走动,就是利用新春拜年之际“跑官要官”。《瞭望》周刊近日报道说,刚刚结束的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强调,要切实加强对换届选举工作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跑官要官行为和选举过程中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由于今年是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换届之年,这项工作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就更强了。

  “不跑不送,听天由命。光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表扬了溜须拍马的,提拔了指鹿为马的,冷落了当牛做马的,逼走了心猿意马的。”……这样一些流行的“段子”,把“跑官要官”描述得淋漓尽致,也切中了其危害性。

  跑官要官之风,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严查”的呼声一直很高。然而,在这种很高的呼声之下,我们以为,有一些问题还需要予以厘清。

  譬如,什么是跑官要官?如果说通过金钱交易与领导接触提出升官请求是跑官要官的话,那么,出于对事业的热爱、对自己能力的认识而向组织上或领导毛遂自荐,算不算跑官要官呢?在现实中,只要没有实施具体的行贿行为,要区分上述两者不同情形是有难度的。

  再譬如,怎么查跑官要官?跑官要官的方式、过程、结果都十分隐蔽,很多时候其因果并不直接显现,我们很难查证到直接相关联的证据;而当跑官要官问题事发,往回追溯的时候,有关人员也常常以“事前并不知情”为由把责任推卸掉。

  还有,有没有人是被“逼”得去跑官要官呢?一个跑官者曾说,“我也曾是一个有志青年,能力不比别人差,文凭还要高,上得却没有别人快”,“觉得工作干得再好,不送还是上不去……”跑官者这样的心理变化很值得深思。

  从上面的三点分析下去,笔者认为,要遏制跑官要官,关键在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公平合理的用人机制。

  首先,要建立公平合理的用人机制。这里要强调的是,一个合理的用人机制,不仅能阻止、严查“跑官要官”,还应能够敞开大门,让有意做官、又能做好官的人毛遂自荐,然后通过公开的角逐、公众的评判来决定谁胜任。从这个层面上讲,“跑官要官”就成为一个中性词——合理的用人制度应当允许、鼓励按规矩、按程序“跑官要官”。

  其次,合理的用人机制,要靠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完善,从而推动官员职务升迁的公开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理性化、人性化的“官员通道”。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公务员法》就规范了公务员的职务晋升: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法定为职务晋升的方式之一,突破了委任制任用模式;规定职务与职级并重的“双梯制”晋升方法,公务员即使得不到职务上的提升,也能通过职级的晋升来提高待遇。此外,我们还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这两部法规是遏制跑官要官的一剂良药,只要严格执行、不断完善,就能见到成效。

  一句话,根治跑官要官,重在建设一个公平合理的用人机制,一个正常合理的“官员通道”,让人“不需跑官、不想跑官、不能跑官”。

  (本报评论员 姜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