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06年 医疗改革难题能否破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10:43 法制早报

  卫生部部长高强针对医疗改革,平均两天一个讲话,甚至撰文表达自己强烈的医改观念

  编者:之所以照录高强部长这些日子以来的讲话和文章,是因为亿万百姓期待着他在2006年能够突破医疗改革的 难题,让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药”!

  王剑锋是北京的一位普通市民,他因为车祸导致颈椎骨错位,先后花去了十几万元医
疗费,但病情仍未得到改观。当 他听到国家将建立一批平价医院的时候,却没有表现出激动的心情。卫生部部长高强在近日的回应,破解了王剑锋“不激动” 的原因。

  高强说,我国优秀卫生人才基本上都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农村和城市社区缺乏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才,群众有病都希 望到大医院。大医院的主要功能应是收治危重病人和疑难病人,现在却收治了大量常见病、一般病患者,既浪费了宝贵的卫生 资源,又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

  平价医院能配备诸如大医院的人才和设备吗?如果不能,“看病难”和“看病贵”依旧是个待解之题。“除非把那些 大医院变成平价医院!”王剑锋躺在床上,有些激动,“谁不愿意到大医院呢?专家教授都在那里!好的设备也都在那里!收 费低的医院能看好病吗?”

  一位曾在卫生系统做过调研的人士说,王剑锋的这种心态代表了很多普通百姓。

  那么卫生部推行的“平价医院”政策在其积极的意义背后,是否是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良药呢?

  高强在这个问题上这样说道,“‘看病难’,主要是到大医院看病难。其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和社区卫生发展严重滞 后,设备条件较差,服务水平不高,难以满足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二是群众对基层医院缺乏信任,患一般病也到大医院就诊 ,优质医疗资源供不应求。‘看病贵’,主要是到大医院看病贵。这既有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大型先进医疗设备广泛应用等合 理因素,也有大处方、滥检查、药价过高、过度服务等不合理问题。”

  公立医院不应逐利

  在1月7日召开的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高强在讲话中提出,要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建立 医疗救助基金,不许见死不救,同时要求各地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

  高强说,各地市都应选择部分公立综合医院,作为转换运行机制的试点,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主要为参加合作 医疗的农民、城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保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及老人、儿童服务。对“平价医院”实行预算式全额管理, 收入上缴,支出由政府核拨。清理和规范公立医院开办的特需医疗服务项目和内容,对公立医院开办特需医疗服务要实行必要 的调控和干预,用于特需医疗服务的病床数不得超过总床位数的10%,防止盲目扩大特需医疗服务规模,影响基本医疗服务 供给。

  公立医院从事特需医疗服务取得的收入,除弥补医疗服务成本外,应建立医疗救助基金,用于解决弱势人群的特殊困 难。对于危重病人和需要救助的病人,要坚持先救治后结算的原则,绝不允许见死不救。属于救助对象的,医疗费用通过民政 部门救助经费解决;不属于救助对象的,通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或社会捐助资金解决 。

  改革药费过高现状

  “看病贵”也与药价高息息相关。我国已连续17次降低部分药品价格,但群众却反映受益不大。这背后是一个怎样 的原因呢?

  高强分析,一个重要原因是同类替代药品太多。目前,一个同类药品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产品。部分药品降价后, 很快就有未降价的同类药品来替代。同时,“以药养医”的机制也诱导医院和医生开贵重药。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医疗服务低 收费政策,允许医疗机构销售药品时加成15%—20%作为补偿。在计划经济时代,药品品种少,价格由政府控制。这一机 制对弥补医院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药品越来越多,价差越来越大,同类疗效的药品价差可达十几倍。 “以药养医”机制的弊端就显得日益突出。

  如何克服这样的难题呢?

  一是加强法制建设,大力整顿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秩序,减少流通环节,打击非法暴利;二是改革药品定价机制 ,有效控制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收益水平,使药价回归“理性”;三是改革“以药养医”机制,通过加大政府投入 ,调整医疗收费价格,完善补偿机制,切断药品销售与医院收入的经济联系;四是遏制医院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政府对 医院收支实施有效监管。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合理用药,从源头上抑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群众医药 费用负担。

  废除医院“创收”机制是治本之策

  实际上,公立医院也存在着生存的问题,“创收”便成为这些医院被默认的生存之道。目前,政府开办的公立医院数 量很多,规模很大,财政投入又严重不足,许多公立医疗机构在依靠医疗服务“创收”维持运行和发展。

  而据统计,公立医院占医院总数的96%。

  高强说,靠医疗服务“创收”的机制,根源是医疗机构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公立医院必须维持公益性质,必须注重维 护群众利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公立医院靠医疗服务“创收”的机制应逐步改变。同时也应看到,我国财政收入水平还不高 ,政府不可能把医疗服务全都包下来。应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发展医疗事业,逐步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发展医 疗事业的格局。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应逐步改变“创收”机制,规范收支管理,遏制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

  那么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

  别无他途,高强指出,主要是加大政府投入,规范医疗机构收支管理。最理想的办法是实行收支两条线。支出由政府 有关部门核定,财政预算安排;收入上缴政府有关部门,切断医疗服务收费与医务人员收入的联系。

  今年的财政预算还没有公布,“十一五规划”中关于卫生事业的部分,第一句就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实际上, 政府投入占的比例已经有所上升,2002年占15%,2003年上升到17%,2004年的统计结果还没有出来,总的 方向应该是不断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

  医院不能市场化

  目前,有学者认为,“看病难”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医改过程中出现的医院“市场化”趋势,不同医疗卫生机构 之间的关系从分工协作走向全面竞争,服务目标从追求公益为主转变为全面追求经济效益。

  高强说,“我一直不同意‘市场化’的提法。卫生部的文件中也没有出现过‘市场化’的字眼。医疗服务是福利性质 的公益事业,卫生部早在1997年用文件的形式明确下来。医疗事业不能市场化,否则很难为群众提供安全、廉价的医疗服 务。

  医疗监督机构在健全

  在1月7日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高强还透露,卫生部决定,设立专门的医疗服务监督机构,会同各地建立对 医院的评价和巡查制度。

  这一专门机构将重点巡查三级大型医院,主要检查医院在规范服务收费、监督合理用药、规范内部收入分配、提高服 务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维护群众利益等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取得了什么实际效果,群众和媒体有什么反映等等。对 执行不力的医疗机构要通报批评,直至追究领导责任。

  今年第一期《求是》杂志刊载卫生部部长高强的文章称,“十一五”期间要健全卫生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依法 管理,规范医疗卫生服务行为。

  高强在文中写到,“十一五”期间,要加紧制订《初级卫生保健法》、《艾滋病防治条例》、《血吸虫病防治条例》 、《护士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修订《食品卫生法》、《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同时 ,要加强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方面的监管,保证医疗安全,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水平,构建和谐的 医患关系。

  高强谈到,政府的卫生工作职能主要体现在:

  一是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降低重大传染病发病率,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衡量 政府卫生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

  二是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健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整顿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加强医疗机构运行管理, 为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同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制定鼓励政策,创造宽松环境, 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发展壮大医疗卫生资源。

  三是加强卫生行业监管,按照属地化原则,建立不分医疗卫生机构隶属关系,由当地政府实施行业监管的机制,严格 医疗资格准入,规范医疗秩序,强化医疗质量评价,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为,维护群众经济利益和就医安全。加强药 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监管,纠正不正之风,减轻群众负担。

  四是加大卫生投入,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中央和地方政府应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进一步加大对卫 生事业投入的力度,优化卫生投入方向和结构,重点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政府对医疗机构的经费保障要与改 革运行机制相结合,扭转其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维护公益性质。加大医疗救助工作力度,关心贫困农民和城市低收入居 民的看病就医,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中央政府应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卫生发展的转移支付,加强基础设施和能力 建设。五是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卫生知识水平和健康意识,改善群众生活工作环境,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减少 疾病发生。(本报记者张有义综合报道)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